定义骨盆形与态,分娩胎儿随你来😊
在产科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面对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的抉择!!而做出选择前,骨盆大小形态、头盆是否相称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如何规避因骨盆引起的梗阻性分娩,首先就需要了解下骨盆是如何分类:
1933 年 Caldwel-Moloy 利用X线立体镜法,根据骨盆的形态及结构提出X线骨盆分类法,依据骨盆入口的形态及骨盆全部结构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1)标准型:分为4型。
1)女型: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骨盆人口横径远于骶岬近于中央,等于或稍大于前后径。骶骨较宽,骶前表面有适当弧度。坐骨切迹底部中等宽,可容三指,坐骨棘突出不明显。耻骨联合中等高度,耻弓角度近于90。骨盆侧壁直立,出口宽阔,骨盆前部中等高度,骨盆较浅。

2)扁平型:骨盆人口呈扁椭圆形,人口横径几近于骨盆入口中央,大于入口前后径,骨盆前、后部均较窄。但曲度较大,骶骨较宽,骶前表面有适当弧度。坐骨切迹底部狭窄,坐骨棘中度突出。耻骨联合中等高度,耻弓角度大。骨盆侧壁直立,骨盆前部中等高度,出口横径宽阔,前后径狭窄,骨盆较浅。

3)类人猿型:骨盆人口呈长椭圆形,人口横径几近于中央,小于入口前后径,骨盆后矢状径较深。骨盆入口前后两部均较长,入口形态类似于猿类骨盆。骶骨宽度较窄、较长,常由6节骶椎所构成,故后骨盆较深。坐骨切迹底部宽阔,耻骨联合中等高度,耻弓角度较锐,小于90。骨盆侧壁可直立、内聚或外展,骨盆前部中等高度。

4)男型:骨盆入口呈楔形或心脏形,骨盆入口横径近于骶岬,骨盆后部狭窄,前部呈三角形。骶骨较宽,前倾。坐骨切迹底部狭窄,坐骨棘突出明显。耻骨联合较高,耻骨弓角度狭窄。骨盆侧壁内聚,呈漏斗形。骨盆前部较深,内聚,骨质较重,骨盆前后、左右均向内倾斜,因而使骨盆呈漏斗形。

每个骨盆在入口、中段、出口均符合上述标准者,并不多见。
(2)混合型:完全符合上述4个标准形态的骨盆较为少见,从而增加了混合形态,混合形态是以其人口最大横径将骨盆入口分为后部及前部,后部的形态名称定为混合型骨盆的首位名称,前部的形态名称定为混合型骨盆的第二位名称,如后部为女型骨盆、前部为类人猿型骨盆,其形态应定名为女猿型骨盆。
✨✨✨✨✨✨✨✨✨✨✨✨✨✨✨✨各位老师都有遇到怎样的梗阻性分娩✨ ✨✨✨ 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
最后编辑于 2022-03-02 · 浏览 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