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肾病医院肾内科中医特色疗法
衡阳肾病医院
其肾内科的中医治疗颇有特色,介绍如下。
一、中药穴位注射治疗
方法:黄芪注射液1ml,或维生素B1注射液1ml
足三里 (双),肾俞(双)穴位注射,每周三次,疗程3个月。
适应症:慢性肾病体质虚弱患者
效果: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原理: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是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经络理论和药物治疗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以提高疗效。
二、艾灸、隔药饼灸系列
方法:主要穴位(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涌泉;肾俞、命门)每次2-3个穴位,15分钟局部发热为止每天一次,一周一疗程。
适应症:慢性肾脏疾病免疫力低下、脾肾阳虚患者。
效果:温经散寒、防御保健。
隔药饼灸系列:
1、补中益气类
【取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药饼制备】黄芪18g 、甘草炙9g、人参6g、当归3g、橘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术6g。共研细粉,贮于瓶中,备用。
【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灸方穴,治疗气虚血瘀者。
【操作】取药粉适量,用醋和黄酒等量,调成稠糊状,做成药饼置于穴位上,将艾炷置于药饼正中点燃,以局部有温热感,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灸3-6壮,每日1次,7日为1疗程。
2、阳虚类
【取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章门
【药饼制备】人参、肉桂、川芎、地黄、茯苓、白术、炙甘草、当归、白芍各等分,共研细粉,贮于瓶中,备用。
【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治疗亚健康、体质衰弱者。
【操作】取药粉适量,用醋和黄酒等量,调成稠糊状,做成药饼置于穴位上,将艾炷置于药饼正中点燃,以局部有温热感,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灸3-6壮,每日1次,7日为1疗程。
3、脾肾气虚类
【取穴】分三组:(1)大椎、肾俞、脾俞(2)膻中、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
【药饼制备】药饼采用补肾填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中药。研碎成粉,过120目筛,临用前用80%乙醇调匀,制成直径3cm、厚0.8cm药饼。
【操作】每次选一组或双侧穴位均取。然后取直径1.5cm、高1.5cm、重约1.5g圆柱形艾炷置于药饼上点燃,每穴灸3壮,隔日灸一组,每周3次,二组穴位交替,24次为一疗程。
4、肾阳虚类
【取穴】肾俞、腰阳关、命门或志室
【药饼制备】附子、肉桂、川椒等打成粉,贮于瓶中,备用。
【主治】治疗肾阳虚证
【操作】取适量调成饼状,外敷于上述穴位上
以上诸法可改善患者体质偏差,提高免疫,减少患病机率,提高生活质量,对疾病的防治颇有现实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原理:灸法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颇为盛行,其起源可能先于针、药,具有针药所不具备的独特作用。艾灸、隔药饼灸具有温肾健脾、温通经络,祛风解表、温中散寒,回阳固脱、益气升阳,消瘀散结、拔毒泄热、防病保健等作用。灸法的效应包括灸的药物作用及非药物作用,其中非药物作用应该包括灸法的温热作用、灸法的光谱效应等。艾灸、隔饼灸可使肾脏功能恢复,对延缓肾脏衰老其重要作用。
三、穴位敷贴
方法: 用附子、肉桂、川椒等打成粉,调成饼状,外敷于穴位(肾俞、腰阳关;命门或志室)每周一次,疗程2-3个月。
适应症:治疗慢性肾病阳虚证。
效果:温阳补肾,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
原理:腧穴敷贴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敷贴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腧穴敷贴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的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可避免肝脏和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本法可以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腧穴敷贴法与现代医学的“透皮给药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随着现代医学“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透皮治疗与经络腧穴相结合将为中医外治开拓广阔的前景。
最后编辑于 2022-02-19 · 浏览 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