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童腹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论详细查体的重要性


男,6岁,腹痛20天。
节日期间,门诊量挺大,诊室前一直排着长长的队伍。我不时看看时间,看看长长的队伍,心里一点不着急肯定是假的。
想起二哥说那天在上海某医院看门诊,第一位接诊大夫说让去找另一位专家看,那位专家开了检查单子,抱歉地说,他今天匆忙,听诊器忘带了。二哥说,那医生忙得晕头转向的。
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半天下来,看六十多个号,顾不上喝口水,上个卫生间都觉得耽误时间,头晕脑胀的。不过大部分来诊者都是普通小问题,数分钟就可以处理好。
期间,一位老者带着一位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看腹痛。
“肚子疼多长时间了?一直疼,还是一会儿疼,一会儿不疼?”
“有20多天了,疼的时候会在床上打滚,不疼的时候也跑着玩。”
我点开病例,看到上午的门诊医生已经给孩子看过了,开了一些消化药。
“上午您刚来看过呀,医生不是已经给您看过了吗?也开过药了呀。”
“您再给好好看看吧,孩子回家肚子还是疼,安排我们住院好好查查吧!”
我给孩子进行了体格检查,上腹部有压痛,但整个腹部是软的,肠鸣音正常。
“您是孩子什么人?孩子间断腹痛,不耽误吃喝,大小便正常,这样的腹痛一般关系不大。”
再进一步做一些解释,但是老人很难理解的样子。
“我是孩子的爷爷。”
“孩子的爸爸妈妈呢?”
“唉,这孩子是个苦孩子。”
“听老人这么一说,我也没敢再详细问下去。”
难道是小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在身边陪伴的缘故吗?就是所说的心理因素,但是现在孩子又蹲在地上抱着爷爷的腿,显然还是腹痛。
孩子做过什么检查吗?
老人这才从兜里掏出来当地医院的一个检查结果,看着这份检查单子,阑尾没有问题,肝胆脾胰没有问题,但我发现了其它问题:输尿管上段扩张、肾积水,这肯定有问题,难道是输尿管结石?超声检查对结石是很敏感的,怎么没有报告结石?

我站在孩子的身后,叩诊双侧肾区,扣左肾区的时候,患儿痛得“哎呦”直叫。
我联系了儿外科李主任,他建议孩子到泌尿外科就诊。
我把泌尿外科的地址写在纸上,交代好老人到三号楼泌尿外科就诊,如果找不到地方,就按照这上面的字问保安或者其他人。
老人带着孩子离开了诊室。
第二天下午,我跟踪观察孩子的检查报告,做了腹部CT,但是结果仍然不明确。
第三天下午,又做了增强CT,结果未报。
晚上,我又找这个孩子的病历,在泌尿外科已经找不到孩子的名字了,难道是转院了吗?
从病历系统搜索病程记录,发现孩子已经转到淋巴瘤科。
增强CT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左侧输尿管梗阻呢?
进一步完善血常规、生化(正常)、尿常规、泌尿系CT、淋巴结超声、腹部平扫及增强、骨髓穿刺等检查。






淋巴瘤科主任会诊考虑淋巴瘤,肿瘤压迫左侧输尿管。
6岁孩子—腹痛—淋巴瘤?!
骨穿结果:

(050409060108—2021-05)
反思:
1、家长的焦虑往往是有根源的,家长的抱怨、唠叨里面会包含一些重要信息,有时会包括不愿意直接说出来的内容。
2、辅助检查一定要完善,腹痛的孩子不能只考虑到常见的肠痉挛、胰腺炎、阑尾炎,泌尿系的问题也不能漏掉。
3、查体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不要轻易漏掉任何一个系统,尤其是在你忙乱的时候。
4、其他任何同事看过的患者再来找自己看,必须从头开始详细问病史、查体,看检查结果,判断病情。
5、一定写好门诊病历,处理意见、建议、告知家属的内容一定详细记录,方便复诊时接诊医生查阅。
各位同人、老师们,欢迎多多指导留评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