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杨鉴冰诊治慢性盆腔炎经验

发布于 2022-02-16 · 浏览 1654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9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四川-海天 +1丁当

本文文献来源:徐翠,杨鉴冰. 杨鉴冰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经验[J]. 现代中医药,2005,02:3-4.

  名家介绍

   杨鉴冰,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名中医。现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第二批中医药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各种原因所致的不孕症、妇科内分泌失调而致的子宫发育不良、月经不调、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及习惯性流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

慢性盆腔炎作为妇科临床常见病,症状复杂,迁延难愈,中医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杨鉴冰教授在从事中医妇科30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效果显著。跟师学习期间,深得教益,现将所学总结如下。


1 病证结合,以定病机

杨教授认为慢性盆腔炎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一种病,其发病原因多为经期不卫生或经期行房;或妇科经阴道宫腔手术操作消毒不严;或原有盆腔炎史;过劳正气虚弱等,以致寒、热、湿邪侵袭子宫、胞脉,与气血相搏结,阻碍气机而发病,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

本病病位在子宫、冲任胞脉,病机以湿瘀互结,气血阻滞为主。

临床常表现出少腹隐痛或刺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黄赤相兼。

结合盆腔检查可得附件增厚或有包块、触痛明显,包块活动度差。

此外,病发时常可伴见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妇科病同时出现。故导师强调在诊断慢性盆腔炎病人时一定要给以作相应的盆腔检查或B超辅助检查,病证结合,方能确定发病机理。

2 详细辨证,选方用药

杨教授依慢性盆腔炎的主要发病机理,治疗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消徵盆炎消为基本方:

当归10~15g,白芍12~15g,赤芍12~15g,白芷10g,生蒲黄(包)10g,五灵脂10g,桃仁10~15g,元胡12~15g,川楝子10g,蒲公英15~30g,车前子15g,路路通15g,枳壳10g,川断15g。

小腹疼痛明显加乳香、没药、川芎;

带下量多色黄加苡仁、椿根皮;

附件区有炎性包块加三棱、穿山甲、皂刺;

如慢性盆腔炎病程长表现为小腹发凉发胀则去川楝子,加小茴香、木香、桂枝;

伴腰酸困加杜仲、怀牛膝;

若同时月经不调见经行腹痛或下血块多,则加泽兰、益母草以活血化瘀利湿为治。

3 验案举例

田某,女,34岁,工人,2004年2月10日初诊。

患者曾在2003年因急性盆腔炎而采用中、西药治疗,症状缓解后因工作繁忙而停药半年余。本次发病于春节前劳累过度而致复发,现小腹疼痛拒按,腰骶酸困,面色晦暗,情绪不佳,食欲不振,二便尚调,月经正常,但劳累后腹痛加重,舌暗苔白腻,脉细弦涩。

妇查:外阴:经产式;阴道:畅;宫颈:颈口轻度糜烂;宫体:中后位、稍大、触痛明显;附件:右侧增厚且可触及兵乓球大小包块,压痛明显,张力较大,与子宫右侧粘连在一起;左侧:(-)。

遂作B超检查:提示右侧附件可见4.2×4.0×4.2cm3混合性包块。

诊断:西医:慢性盆腔炎合并右附件炎性包块;中医:妇人腹痛、徵瘕。

治疗以盆炎消加减:

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5g,赤芍15g,白芷10g,柴胡10g,川楝子10g,生蒲黄10g,五灵脂10g,路路通15g,王不留行10g,车前子15g,三棱10g,莪术10g,皂刺15g,川断15g,焦三仙15g,炙甘草6g。

服药7剂后于2004年2月17日述服药后腹痛明显减轻,嘱其再连服10剂,后随访诸症悉除,B超、妇查示:盆腔包块全消。

4 体会

慢性盆腔炎在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归属于中医的“带下病”、“妇人腹痛”、“徵瘕”、“痛经”、“不孕”等病证中。由于本病症状繁多,病期日长,反复发作,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满意,给患者生活、工作、身体均带来诸多不利,杨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详审病机后制定的盆炎消方,方中当归、赤白芍养血活血,扶正祛邪;桃仁祛瘀而通畅胞脉;生蒲黄、五灵脂活血散结而止痛;公英、车前子、路路通解毒利湿通络消徵;元胡、川楝子、枳壳理气活血使气机通畅;慢性盆腔炎的病位在子宫、胞脉,胞脉系于肾,故方中川断补肾活血强腰脊是本方的一个特点。诸药合用紧扣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机理,故每每收到良好效果。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654

3 28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