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检查如何做?看完这些就会了!欢迎收藏学习!
超声内镜检查(EUS)技术发展 30 余年,为消化道壁和毗邻部位检查提供了可视化工具,加之活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得到了提高。
超声内镜基础设置
内镜下超声扫描分环扫和扇扫,环扫适用消化道管壁观察,可提供 360 度视角,识别较小病变和避免斜角成像(oblique imaging)引起的失真。而扇扫则常会造成斜角成像和人工误差。环扫适用于消化道原发肿瘤分期和大致观察,扇扫适用于胰腺胆道检查,尤其是需要活检取材时。
由于超声扫描频率越高精度就越清晰但是可视距离却随之衰减,故应当从低频频率(5-6MHz)获得整体图像,再对可疑部位逐步增加扫描频率重点观察。
水囊是 EUS 诊断的必要辅助,消化腔内充分的水分充盈配合水囊有利于观察,能够避免水囊压迫病灶造成的分期不准,充盈后水囊置于腔道中心有利于避免斜角成像,从而避免导致肿瘤的过晚分期。
对于消化道肿瘤及黏膜下病变,建议超声扫查前进行标准的内镜检查。对于胆胰检查,推荐十二指肠镜,它能提供比扇扫更好的观察乳头异常和十二指肠解剖差异的图像。
超声内镜诊断检查
1、食管:
对于食管癌分期,EUS 内窥镜应该先进入胃贲门检查腹腔轴区域和胃肝韧带区,左胃动脉和肝脏区域。退镜时,球囊中的水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以达到良好的食管壁图像。
观察纵隔可采用与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类似轴向方式成像用于 T 和 N分期。可引入少量的水帮助较小的肿瘤或黏膜下病变成像,但探头必须适当抬离(避免压迫病变),并且需要注意避免吸气。
如果遇到恶性狭窄,此时癌症几乎都已是晚期,为了完成所谓 EUS 分期而进行(狭窄)扩张检查通常是不可取的。
2、胃:
球囊充水后,应该沿胃腔移动去接触前后壁。胃窦和胃角检查因为探头和目标之间难以储水通常变得困难,同样情况也可能发生在胃底。改变患者体位,如从左侧向后转,甚至右侧卧有时可以让储水覆盖检查区域。
3、直肠:
对于直肠癌分期,应该将内镜推进到直乙交界,在髂血管水平,开始扫描淋巴结。直肠环周的肠壁外周脂肪的观察应该通过轻轻调节旋钮控制内镜探头来进行彻底而完整检查。与上消化道病变的评估一样,水充盈对于直肠癌的 T 分期至关重要。
4、胰体和胰尾:
胰腺是 EUS 检查最重要的器官,因为 EUS 可以获得详细的成像,并提供通过 EUS 指导的细针穿刺抽吸术(FNA)和细针穿刺活检术(FNB)采样获得该腹膜后器官的组织诊断的能力。
通过沿着胃后壁移动探头来找到脾动静脉以检查胰腺的颈部,胰体和尾部。脾动静脉会勾勒出腺体的后部。可以沿脾静脉 - 门静脉汇合向前追踪到胰体或向后追踪到胰尾,胰尾一般在脾门处。
5、胰头和钩突:
观察过程最好是在十二指肠观察过程的第二部分进行,即从十二指肠退镜,通常很容易区分胰头腹侧与背侧。胆管和主胰管起源于腹侧,比背部呈现更低回声。通过将上/下旋钮旋转到“上”定位并慢慢退镜,可获得胰头的纵向视图和钩突视图,以及纵向胆总管和主胰管的视图(采用牵拉法)。
6、肝胆:
为了看清楚肠管壁,可逆时针旋转内镜将球囊与十二指肠壁分离观察。壶腹部(Vater)的乳头区可在胆总管起始点下方看到 1 厘米长。导水充盈十二指肠以覆盖乳头区域是获得乳头清晰成像的必须。
通常最好的观察胆总管和肝门的方法是通过牵拉法反复进退镜十二指肠球部,并在探头刚进入降段时观察。胆囊的图像也可以通过从远端胃窦或十二指肠球部进镜中获得。
超声内镜引导下组织采样
通常会根据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的需要,将细针穿刺抽吸(FNA) 和/或细针穿刺活检( FNB )采样加入 EUS ,以获得细胞学或组织学样本。
针头组件一般包括套管、管心针和鞘,针可有不同的尺寸(25-、22-、20-和19- gauge)。近几年引入了几种活检针,旨在获得管芯组织或至少较大的组织碎片,所以现场评估样本将可以避免。
与 FNA 相比,FNB 活检针的问题是它们的弹性较低。较硬的活检针难以抵达目标区,特别是在胰头和钩突部位。
选择针时,必须要考虑如下因素:
1、是否需要样本的现场评估;
2、病理学家的个人偏好;
3、当前暂时只是疑似诊断(需要更多组织用于辅助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
4、目标病变的特征(大小,实体或囊状与否);
5、病变的位置(柔性针的需求与否);
在采样之前,其他必须评估的因素还包括:
1、明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检查目的;
2、疑似诊断是要求进一步确认还是进一步排除;
3、选择采样靶标的原则(如果病灶超过 1 处)应当基于其对治疗和预后的潜在影响;
4、对先前影像资料进行完整回顾,以确定病灶特征和位置;
5、EUS 活检前必须完整探查其他可能影响介入的结构(如血管)。
TIPs
1、胃部和直肠等直径较大的管腔,以及其曲折的形状,可能导致进针时的针头返折,应拉直内镜以减小角度。
2、使用 up-down 旋钮将镜头牢固固定于肠壁。
3、较大固体病灶内核心囊样区域的病理性坏死通常无代表性,应避免在该区域取样。根据进针方向进行调整,必要时使用抬举。
4、经扇形分布的多针道穿刺进入病灶,确保对病变的所有部位进行取样。
最后,应当对细胞学和组织学标本进行合适而有区别的取材。消化内镜医师和病理医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对于 EUS 引导下的活检非常重要,也有助于向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服务。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附属消化代谢医院内镜中心 Ginès 教授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院 Lightdale 教授在美国消化内镜协会会刊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GIE)和欧洲消化内镜学会会刊 Endoscopy 上同步发表文章,对他们多年超声内镜检查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