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下解剖(二):腰椎侧路全可视内镜镜下解剖结构初探



对于具体的穿刺点,N个专家甚至有N个方法,初学者感觉到十分疑惑,总想搞明白,努力学习好几个方法,最后可能感觉到更加糊涂。其实,确定穿刺点的方法虽然多,但目的是一样的,穿刺靶点也几乎是一致的。对于新手,穿刺之前应透视定位上关节突在矢状面的大致位置(一般不超过腋中线),用线标记上,以控制穿刺深度和穿刺角度。
而脊柱内镜全可视技术,聚焦于上关节突,使操作规范化、套路化、简单化,减压的区域聚焦于2区和3区,所以L4/5旁开棘突距离一般在10cm左右,L5/S1一般在8cm左右。

红色圆圈是穿刺靶点区域,可见穿刺靶点位置不必那么准确。



镜下示上关节突尖部,用射频刀头剥离后,用环锯去除(本人不建议第一锯在此操作)。


关节突腹侧及去掉部分关节突以后见黄韧带。

关节突腹侧黄韧带及黄韧带腹侧的神经根及纤维环


关节突腹侧黄韧带及黄韧带腹侧的神经根及纤维环


上关节突基底和体部去除部分骨质后,可见椎间盘及其表面的血管

椎间盘纤维环和后纵韧带交联韧带,辅助固定硬膜及神经根

全可视脊柱内镜去除足量关节突骨质以后显露行走根的背侧及黄韧带

神经根血管鞘背侧出血,多为少量静脉出血,若不影响视野,不建议处理


神经根及其腹侧的后纵韧带,后纵韧带的腹侧为椎间盘或突出的髓核,黄韧带——神经根——椎间盘,这就是镜下“三明治”结构


在行走根腹侧稍偏外,椎间盘背侧,有一条纵向的较为恒定的静脉,两个角度观察其分布,见其形状较扁平,不破时白中透红,破损后为红色。此外,图中还显示,神经周围的脂肪和肌筋膜周围的脂肪颜色有些许不同,可见神经周围的脂肪软而细腻,似薄纱,乏银光。

椎间盘突出处纤维环的炎性包裹

侧隐窝出血点


镜下寻找纤维环破口,摘除椎间盘后可见神经根明显膨隆

撤离套管时,边撤边观察肌肉层有无出血
最后编辑于 2022-02-19 · 浏览 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