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腹痛,自以为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却还是掉了坑……
患儿,4岁,男,因“腹痛3天”来诊,口服神曲消食口服液及益生菌等药物治疗,排黄色稀便,1日3至5次。一日来,患儿腹胀加重,腹痛明显,纳差,伴呕吐,无明显发热,无皮疹。
查体:神志清,精神差,腹胀明显,全腹部有压痛,肠鸣音弱,未触及包块。
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胀气明显,右下腹及腹腔未见明显异常。
患儿饮食差,精神差,呕吐,腹泻,腹胀,初步诊断考虑什么呢?急性胃肠炎。
建议住院治疗,家长拒绝,要求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并完善粪常规检查结果。

下午,患儿再次来诊,腹胀、腹痛加重,血常规C反蛋白升高,行胸腹部平片检查,结果提示肠梗阻,拟诊“肠梗阻”收住小儿外科。



入院后,腹部CT检查如下图:





术前诊断:急性阑尾炎
术中诊断: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2、肠梗阻
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
术中可见,肠管粘连严重,右侧腹腔可见脓液,阑尾化脓,并与回肠及盲肠升结肠紧密粘连。
术后患儿恢复良好。
思考:
1、阑尾炎患儿为什么会出现肠梗阻?
2、患儿1日排3次稀便,为什么还可以是肠梗阻?
3、腹部胀气严重时,阑尾超声的检查结果可靠程度如何?
4、如何才能做到婴幼儿急性阑尾炎不被漏诊?
5、腹痛患儿什么时候要让儿外科会诊?经常让儿外科会诊会被嫌弃吗?
各位老师、同仁,友友们,有什么看法和指导意见,请多多留言指导!



最后编辑于 2022-09-27 · 浏览 2.5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