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0条推荐(三)



三.进钉点内移
股骨干髓腔的轴线近段的投影点通常是指梨状窝,过去的直钉都在此进针。现代的髓内钉都有5度左右外翻角设计,在大转子尖部进针主要要是方便手术操作。

但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出现髓内钉在骨折端插入(撑开效应),这是因为入钉点的外侧骨骼更薄弱,在插入开口器或近侧扩孔器时,导致外侧骨量磨除更多,进而使入钉通道外移,最后引起头颈骨块内翻、股骨头内拉力螺钉位置不良,致使拉力螺钉在内翻的股骨头内早期切出。

我的解决办法是——内移进针点

进针点由大转子尖向内移(内侧缘斜坡上)


主钉的位置就很标准,不会出现“撑开效应”(在骨折端进钉)

手术不同于假骨操作,切口周围软组织往往产生阻挡效应,将套筒往外侧推,也是扩髓骨道外移的原因。当患者腹部脂肪很多时,这种软组织阻挡效应会更加明显。

解决办法——1.胶布拉开腹部脂肪。2.内移进针点,同时上移切口,换用弯头手柄,减少软组织阻挡效应。

通常情况下厂家都是直角手柄,肥胖患者必须大切口(可能需要暴露大转子尖)才能将主钉插到需要的位置。而这种弯头手柄就避免了这种情况。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9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