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下解剖(一):颈椎后路全可视内镜镜下解剖结构初探

一切基础知识的落脚点都是实践,镜下解剖也是如此,它是内镜手术的基础,熟悉它,让你开展脊柱内镜手术胸有成竹。

黄线标定区域为颈椎断面安全穿刺区。此区,没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结构,但穿刺时仍应注意:颈椎过屈会增加椎板间隙,穿刺时仍有直接进入椎管的可能。所以穿刺靶点应在上下椎板交界外缘(V点)或关节突上。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透视侧位确保所操作的阶段正确且矢状面方向平行椎间隙,透视正位则确保你的穿刺点安全,两者都很重要。

黑色圆圈示意穿刺靶点,黑色箭头示意椎板交界区(V点区域)。

透视正位

透视侧位


黄线标定区域为椎板间隙区域(V点),清晰完整显露此区是接下来颈后路脊柱内镜手术的前提,向外侧显露关节突1/2。

在V点周围去除骨质。

镜下动力磨钻磨除第一层皮质,显露松质骨及第二层皮质,均匀打薄(注意是打薄不是压着打薄)第二层皮质,切忌在一个位置打磨过深(不宜超过半个磨头)。要用工作套管控制磨钻的方向深度。向外的磨除范围一般不超过关节突的1/2。

枪式咬骨钳咬除已经被打磨的薄如蝉翼的第二层骨皮质

颈椎的黄韧带较薄,显露其起止点后,去除第二层皮质即可显露硬膜。

作为硬膜的保护屏障,应在充分去除骨质后,最后去除黄韧带。

硬膜表面有一层菲薄的血管脂肪鞘,尽可能予以保护。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硬膜表面的血管,减少对神经微环境的侵扰,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如果做椎板切除减压,应去除椎板骨质至硬膜外侧缘(显露对侧硬膜边缘需去除一部分棘突基底,见颈椎ULBD技术)。

半椎板切除建议应跨过棘突基底,显露对侧硬膜外缘。

如果单纯做神经根管减压,中线不应超过棘突,外侧一般至关节突关节的1/2。神经根几乎为水平发出(略向尾端),位于V点区域,一般在去除关节突关节骨质1/2后即可充分显露。

用钝性探钩探查神经根的肩部、腋下及其腹侧,动作要轻柔,禁忌用力牵拉和上提。要重视对神经根血管鞘的保护,禁忌用枪钳去撕扯。
请大家指教
最后编辑于 2022-02-19 · 浏览 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