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实验中常用见的融合标签介绍

发布于 2022-02-07 · 浏览 5110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8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在重组蛋白中,常常将目的蛋白N端或C端与其他特定蛋白、多肽或寡肽标签进行融合表达,形成既能保留天然蛋白的大部分结构,又能实现增溶,防降解,促进分泌,便于纯化的功能;或者增加可视性和可检测性。

那么常见的标签有哪些呢?

1.6xHis标签

即六个组氨酸残基组成的融合标签,可插入在目的蛋白的C末端或N末端。目前改造后含有6XHis的载体有pET-28a(+)、pET-28b、pET-22b(+)、pcDNA3.1(+)。→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改造。

组氨酸标签因标签的分子量小、可以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或变性条件下纯化、免疫原性相对较低、多种表达系统适用、可以和其它的亲和标签一起构建双亲和标签、对镍有强烈的吸引力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当然使用最多的当属重组蛋白表达纯化。

2.FLAG标签

FLAG标签蛋白为8个氨基酸(DYKDDDDK)的融合多肽,大部分载体也构建为3xFALG(DYKDDDDK x 3)【3倍的免疫原性更强,但是增加了构建难度】。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带有FLAG的载体pcDNA3 FLAG、pCMV-FLAG等。→同样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改造。(文末介绍)

表达上,FLAG标签与Kozak序列融合使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效率更高;纯化上,FLAG作为融合表达标签,其通常不会与目的蛋白相互作用并且通常不会影响目的蛋白的功能、性质;融合FLAG的目的蛋白,可以直接通过FLAG进行亲和层析,此层析为非变性纯化,可以纯化有活性的融合蛋白,并且纯化效率高。FLAG还作为标签蛋白,可以被抗FLAG的抗体识别,这样就方便通过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对含有FLAG的融合蛋白进行检测、鉴定。.融合在N端的FLAG,其可以被肠激酶切除(DDDK),从而得到特异的目的蛋白。

3.HA标签

HA标签蛋白,标签序列YPYDVPDYA,源于流感病毒的红细胞凝集素表面抗原决定簇,9个氨基酸,对外源靶蛋白的空间结构影响小, 容易构建成标签蛋白融合到N端或者C端。亲和性比前两种强,因此常用Anti-HA抗体检测和ELISA检测。

4.c-Myc标签

C-Myc标签蛋白,是一个含11个氨基酸的小标签,标签序列Glu-Gln-Lys-Leu-Ile-Ser-Glu-Glu-Asp-Leu,这11个氨基酸作为抗原表位表达在不同的蛋白质框架中仍可识别其相应抗体。C-Myc tag已成功应用在 Western-blot杂交技术、免疫沉淀和流式细胞计量术中, 可用于检测重组蛋白质在靶细胞中的表达。

5.V5 标签

V5 Tag 多肽(V5 Tag Peptide)是一种合成的多肽,这是一种从猴副流感病毒5(simian virus 5,SV5)的P和V蛋白中分离得到的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V5标签也用于蛋白质纯化,且通常会用到哺乳动物和昆虫表达体系。V5标签的特异性强,在蛋白质印迹、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等实验的蛋白质中往往是很有优势的。

6.S-tag

是一段来源于胰腺核糖核酸酶 A(RNase A)N 末端的短肽,常用于蛋白印迹(WB)、免疫沉淀(IP)和免疫荧光(IF)实验。

7.E-tag

(氨基酸序列:GAPVPYPDPLEPR)是一种常见的表位标签之一,常用于蛋白印迹(WB)、免疫沉淀(IP)和免疫荧光(IF)实验。

8. Avi 标签

融合表达后,可被生物素连接酶生物素化,为了纯化重组蛋白选用低亲和性的单体抗生物素蛋白或抗生物素蛋白衍生物;

9.GST标签

GS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标签蛋白本身是一个在解毒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转移酶,它的天然大小为26KD。将它应用在原核表达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它是一个高度可溶的蛋白,希望可以利用它增加外源蛋白的可溶性;另一个是它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起到提高表达量的作用。结合的融合蛋白在非变性条件下用10mM 还原型谷胱甘肽洗脱。在大多数情况下,融合蛋白在水溶液中是可溶的,并形成二聚体。GST标签可用酶学分析或免疫分析很方便的检测。标签有助于保护重组蛋白免受胞外蛋白酶的降解并提高其稳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GST融合蛋白是完全或部分可溶的。

10.SUMO标签

SUMO标签蛋白是一种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modifier),是泛素(ubiquitin)类多肽链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一级结构上,SUMO与泛素只有18%的同源性,然而两者的三级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却十分相似。研究发现SUMO可以作为重组蛋白表达的融合标签和分子伴侣,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融合蛋白的表达量,且具有抗蛋白酶水解以及促进靶蛋白正确折叠,提高重组蛋白可溶性等功能。

11.MBP标签

MBP(麦芽糖结合蛋白)标签蛋白大小为40kDa,由大肠

杆菌K12的malE基因编码。MBP可增加在细菌中过量表达的融合蛋白的溶解性,尤其是真核蛋白。MBP标签可通过免疫分析很方便地检测。有必要用位点专一的蛋白酶切割标签。如果蛋白在细菌中表达,MBP可以融合在蛋白的N端或C端。

纯化:融合蛋白可通过交联淀粉亲和层析一步纯化。结合的融合蛋白可用10mM麦芽糖在生理缓冲液中进行洗脱。结合亲和力在微摩尔范围。一些融合蛋白在0.2% Triton X-100或0.25% Tween 20存在下不能有效结合,而其他融合蛋白则不受影响。缓冲条件为pH7.0到8.5,盐浓度可高达1M,但不能使用变性剂。如果要去除MBP融合部分,可用位点特异性蛋白酶切除。

12.SNAP Tag

是新一代的蛋白标签技术,不仅专一性极高而且稳定,最大的优点是适用于多种环境下的蛋白质检测与纯化,如活细胞内、溶液中、或固态相(如SDS-PAGE gels)等。

SNAP-Tag是从人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O6-alkylguanine-DNA-alkyltransferase)获得。无论体内还是体外,SNAP-Tag都能与底物高特异性地共价结合,使蛋白标记上生物素或荧光基团(如荧光素和若丹明)。SNAP所带的活性巯基位点接受了苯甲基鸟嘌呤所携带的侧链苯甲基基团,释放出了鸟嘌呤。这种新的硫醚键共价结合使SNAP所带的目的蛋白携带上了苯甲基基团所带的标记物。苯甲基鸟嘌呤在生化条件下稳定,并且没有其他蛋白会和这类物质作用,所以SNAP标签反应是高特异的。

纯化 :将纯化的或未纯化的SNAP-Tag融合蛋白与表面固定了苯甲基鸟嘌呤的基质混合,蛋白即可特异与底物作用,形成共价键,融合蛋白间接被固定在了基质表面上,可以达到更方便快捷地研究蛋白功能或纯化蛋白的目的。

13.Halo Tag

HaloTag标签蛋白是一种脱卤素酶的遗传修饰衍生物,可与多种合成的HaloTag配基有效地共价结合。这个分子量为33KDa的单体蛋白能融合在重组蛋白的N端或C 端,并在原核和真核系统中表达。HaloTag配基是小分子化学物,能够在体外或体内与HaloTag蛋白共价结合。

14.荧光标签蛋白

包括eGFP/eCFP/eYFP/eCherry,具有不同的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均由野生型荧光蛋白通过氨基酸突变和密码子优化而来。就eGFP而言,相对于GFP,其荧光强度更强、荧光性质更稳定。同时载体中构建的Kozak序列使得含有eGFP的融合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效率更高。mCherry是从DsRed演化来的性能最好的一个单体红色荧光蛋白,可以和GFP系列荧光蛋白共用,实现多色标记体内、外实验表明,mCherry在N端和C端融合外源蛋白时,荧光蛋白活性和被融合的目标蛋白功能相互没有明显影响。这些荧光标签蛋白,其融合表达目的蛋白后具有以下优点:

1.不用破碎组织细胞和不加任何底物,直接通过荧光显微镜就能在活细胞中发出绿色荧光,实时显示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而且荧光性质稳定,被誉为活细胞探针。

2.其自发荧光,不需用目的基因的抗体或原位杂交技术就可推知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定位等情况。

3.同时细胞内的其它产物不会干扰标签蛋白检测,从而使其检测更显得快速、简便、灵敏度高而且重现性。

4.其低消耗、高灵敏度检测,十分适用于高通量的药物筛选。因此现eGFP 表达标签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团表达调控、转基因功能研究、蛋白在细胞中的功能定位、迁移变化及药物筛选等方面。

5.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在标记病毒颗粒,研究病毒和宿主细胞之间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用mRFP或mCherry标记HIV病毒颗粒,研究HIV和宿主细胞问的相互作用以及HIV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用mRFP标记慢病毒颗粒,研究慢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复制过程等。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110

2 123 2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