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教程
一、背景原理:
疾病原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血液尿酸增高,尿酸盐结晶沉淀在关节囊、滑膜、软骨、骨质等关节组织,刺激关节而引起的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病损及炎症反应。目前治疗药物如非固醇类抗炎药普遍具有难以承受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细胞损害,胃肠道出血。
造模原理:因为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淀在关节组织,刺激关节而引起的,所以国际上常用尿酸钠(MSU)诱发动物痛风模型,常见的模型包括痛风性关节炎、皮下气腔炎症、皮下组织内直接诱导炎症、腹膜炎和胸膜炎等。
二、实验材料:6-8W雄性SD大鼠、尿酸钠(MSU)
三、操作流程:
1.实验操作:
将实验大鼠用异氟烷麻醉机麻醉,测量造模前踝关节周长。测量完成后用碘伏消毒大鼠右后肢踝关节,在关节腔内注射药液,每只大鼠注射 MSU悬液,拔出注射器,用棉签按压几秒,避免药液漏出。注射完成后,测量造模后踝关节周长,再根据实验需要在对应时间点测量踝关节周长。例:分别测量了造模前、造模后0h、造模后12h、造模后24h、造模后48h、造模后72h共6个时间点踝关节周长。
2.实验过程展示:

4.一般情况观察:
包括关节炎症指数、关节肿胀比值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
(1)炎症指数分级标准:
0——正常;
1——关节皮肤红斑,轻度 肿胀,骨性标志可见;
2——关节明显红肿,骨性标志消失,但肿胀局限于关节部位;
3——关节以外肢体肿胀。
(2)用缚线法测踝关节周长测量:把大鼠脚掌掰直,与胫骨呈180°左右,用缝合线在大鼠踝关节下脚垫明显增加处缠绕一圈(0.5-1cm),测量此处周长,当比值≥1.1,则判断有炎症反应。
(3)功能障碍指数分级标准:
0——正常步态,双足均匀着地;
1——足着地减轻足趾未展开,轻度跛行;
2——足屈起,趾背着地,明显跛行;
3——足完全离地 ,三足步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