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了,怎么让评审对我的本子一见倾心?
申报国基,真得很难。
先说资料申请这一块,科学属性要求800字,4选1。
看第一个“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这点就足以让大部分人望而生怯。第二个“聚焦前沿,独辟蹊径”,就是追热点,大多数人会选择这个。第三、四个“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这个就因人而异了。
中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不提,真正难熬的大头在正文,各种立项依据、参考文献、科学假说图等等加在一起,约16,000~20,000字儿。
还有地区、面上等项目的预算表这一块,各位写得战战兢兢,毕竟是在问国家要钱,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扭捏得如同伸手问丈夫要钱的受气主妇。
一份标书,从提出科学假说到立项、陈述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成果、填写预算表,中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不提,提交上去后苦苦等待几经周折,最后还是有可能落了空。
有“基”友忍不住了,跑到小木虫上诉苦:连续几年未中,眼看都2022年了,怎么才能写出让评审一见倾心的本子呢?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申请国基医学部的正确方式。
医学部评审人,大多都是临床医生或者医学研究生(替老板初筛)。

那么,评审人是临床医生,你所书写标书的把握点就要从评审人的工作习惯出发。
作为医生,评判标书,如同评判疾病一样,越是高手,越是简单迅速,主任们更喜欢从蛛丝马迹出发,心中首先会给出较为客观评判。
举个简单的例子,评价你的基金标书,就好比主任查房时评判一种疾病。你的病例写得再工整、思考再仔细,也不能决定主任的治疗方案,除非这个病人没做过任何检查。真正决定主任给出治疗方案的是你所汇报的客人客观检验结果,如病人的抽血化验,ct,核磁,病理报告,这些客观的检验结果就是你标书中的研究基础。

强调自己科研设计多么牛,绝对不如强调自己前期基础多么扎实。
因为查房时,主任评价这个脑梗病人严重程度,并不是去看你病史书写思路多么缜密,而是简单粗暴的去翻病人的ct和核磁片子。
临床医生的时间观念很强,千万不要写的又臭又长,在自己一定的科研基础之上,简单,粗暴的吹嘘,更有效果。
当然,大部分医生也是嫉恶如仇的人,一旦你所吹嘘的内容没有自己前期基础的支持,那就如同被欺骗一般,后果可想而知。
至于,本子中要不要标注自己所发表文章,影响因子和基础,就如同查房时是否要把病人的化验报告整理好给主任一起看,一道送分题。
想象一下,主任在门诊给一个病人看病所花费的时间,就相当于评阅一份标书的时间,所以,你的标书能够在三五分钟内说清楚所有问题,让主任把握到重点,完全相信你吗?如果能,那你就赢了。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科研基础水涨船高,医学部申请青基的有个三五篇一作文章,面上者有几篇10+文章很常见。那么,如何优中挑优呢!
关键就是,要写得特别好,好得让评委老师都感动了。
怎么写好标书,那当然要多去参考别人的成功范本,多研究今年的研究热点,从海量干货里提取到自己可学习的知识点。
干货一:国自然指南+技巧+模板+案例
内容涵盖2016~2019年国自然中标项目合集、完整中标基金标书、研究热点、613份写作指南及解读、申报培训教程等。

干货二:2022年国自然医学部32大热点高分综述集锦
干货目录:组蛋白乳酸化修饰、肿瘤微环境、中医中药、中性粒细胞诱捕网、氧化应激反应、血管生成、重构、相分离、线粒体、细胞自噬、细胞器自噬、细胞焦亡、炎性小体、外泌体、铁死亡、糖酵解、染色质结构、全球、中国肿瘤综述、迁移体、内质网应激反应、免疫微环境、调控、磷酸化修饰、类器官、精氨酸甲基化、干细胞、泛素化、超级增强子、肠道菌群......

干货三:近五年国、省自然全套资料
近五年国省自然资源:国自然申请流程、国自然写作模板、基金标书摘要撰写技巧及中标经验、国自然研究热点、经典中标标书案例解读、近五年已中标项目深度剖析等海量资源与你一同分享!

2019年国自然26个经典热门信号通路合集

2019版国自然资源包

2019【已中标】项目深度剖析

如何获取以上资源?
以上三个干货资源,一次性打包送给大家,共18.98GB。

获取方式如下: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章来源小木虫,文中所有干货资源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仅做学术分享使用,如有侵权请私下联系。
最后编辑于 2022-01-24 · 浏览 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