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不致命,疼起来却要人命!如何治疗,且听我娓娓道来。



当人的免疫力降低时,往往会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带状疱疹就是众多疾病中的一种。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性皮肤病,中医将其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

易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春秋季多见,发病率为人群的3%-5%,随年龄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本病具有自限性,一般2-4周可痊愈。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时,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可导致水痘,或发生隐性感染,使病毒潜伏在体内。在某些诱因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可使潜伏的病毒激活,导致带状疱疹。
好发于免疫力低下者,如劳累、感染、感冒、创伤、疲劳等,因抵抗力低下,因此容易使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从而发生带状疱疹。还好发于成年人,特别是超过50岁的人群,年龄越大风险越高,症状越重。
一般典型症状
全身症状:皮疹发作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

皮肤症状: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神经症状: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
其他症状,带状疱疹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因侵犯三叉神经眼支、面神经、听神经,引起结膜炎、虹膜炎、全眼球炎、面瘫、头晕、听力受损、味觉消失等表现。

常见并发症,细菌感染:若带状疱疹水疱破裂后不注意清洁和护理,则可能出现继发细菌感染、经肿、化脓,愈后可能形成明显的疤痕。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可造成局部神经的明显损伤和破坏,引起明显的神经疼痛,往往在皮损愈合后仍持续较长时间并可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导致精神焦虑、抑郁等表现。
面瘫:疱疹病毒感染到面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纤维时,有可能引起面瘫,出现患侧眼睛不能闭合,患侧面部表情呆板,口角向健侧歪斜,不能做吹气动作等。
内耳功能障碍:发生在耳廓、耳道的带状疱疹,会有内耳功能障碍症状。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听力障碍等。

病毒性脑炎:罕见,表现为严重的头痛、喷射样呕吐、惊厥、四肢抽搐,以及意识模糊、昏迷,可能危及生命。

治疗原则为发病后越早治疗越好,延误治疗可能增加神经痛后遗症的发生。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治继发感染及后遗神经痛。
一般治疗尽可能保持皮疹的清洁和干燥,这有助于降低皮疹感染细菌的风险。
穿着宽松的衣服,有助于减少摩擦和水疱破裂的风险。如果水疱有渗液,可以用生理盐水冷敷,每日数次,能够舒缓皮肤并保持皮肤的清洁。
炉甘石洗剂对皮肤有舒缓、干燥、止痒作用。紫外线、红外线等局部照射,可以促进水疱干涸和结痂,对缓解疼痛也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药物治疗,常见药物: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帕罗西汀。

局部热疗,如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可能有促进皮疹消退的作用,此外还可选择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等。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早期主要是湿热困阻、湿毒火盛,后期主要是火热伤阴、气滞血淤或脾虚失运,余毒未清。治疗上有多种中药或针灸等方法,不过大部分中医治疗方案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明其疗效和安全性。
带状疱疹有自限性,皮疹大多数情况下会在 2-4 周内好转,大多数带状疱疹都能痊愈,没有并发症。在免疫力下降的人群中,疾病可能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带状疱疹痊愈之后,人体可以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4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