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gic dermatiti过敏性皮炎
概述
过敏性皮炎是由于接触过敏性抗原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凡对特异性抗原有遗传的或体质上易感的人,在接触这种抗原时,可导致速发型或迟发型过敏性皮炎,主要症状表现为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引起皮肤红肿、发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病症。
病因
1.原发性刺激:主要由强酸、强碱、斑蟊和某些刺激性较强或浓度较大的化学物质引起。此类无个体选择性,且无潜伏期,任何人接触均可立即引起皮肤急性炎症。
2.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此型主要是迟发性变态反应(第Ⅵ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病,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7-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小时左右般不超过72小时)即可发生皮炎。此类过敏反应是接触性皮炎中最常见者。
3.具体的过敏原可以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和注射入过敏原四类。
分类与临床表现
导致过敏性皮炎的原因有很多,因此不同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也不一样,这就预示着过敏性皮炎有很多不同的分类:
1.接触性皮炎:皮肤黏膜与外界的过敏源相接触,身体上就会出现红斑、水疱、大疱甚至坏死等。
2.激素依赖性皮炎症状:皮肤会岀现显著红斑、丘疹、脱屑、瘙痒等等症状。
3.脂溢性皮炎症状: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头部面部、胸部等等。开始为轻度潮红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皮疹扩展。严重者伴有渗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个头部。
4.化妆品皮炎症状:轻者仅有局部皮肤瘙痒,少许零散的小红丘疹、红斑及轻度肿胀,重者局部皮肤水肿,有弥漫性红斑,大小不等的水疤,甚至渗液糜烂。
治疗方法
1.避免接触过敏原
(1)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
(2)尽可能地了解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配合医生的治疗,树立治愈疾病信心。
(3)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2.止痒/抗感染/抗水肿
轻者可内服抗组织胺类药如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赛庚啶2毫克,每日3次。还可口服维生素C片200毫克,每日3次,葡萄糖酸钙片1.0克,每日3次。重者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10毫克,每日3次。也可进行局部治疗:急性期用药宜简单,禁用刺激性易致敏药品,轻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肤轻松软膏,外涂患处,每日-3次;重者有水疤、溶液者可用0.1%洗必泰溶液湿敷,每日2次,待结痂后停用,外涂红霉素软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请依据实际情况调整。
不得不说,炉甘石洗剂是真心好使。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