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一文读懂:口腔梅毒的识别

发布于 2021-11-29 · 浏览 2895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8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梅毒作为万能的模仿者,总以各种狡黠的方式出现。更多的时候,它们更喜欢与你玩「躲猫猫」,一眼识别梅毒实际上存在相当的难度。近期,口腔科的 Silva TA 博士在 JAAD 杂志上撰文分享了口腔梅毒的鉴别诊断及诊断思路,一起来看看吧!


梅毒可分为先天性梅毒和后天性梅毒,后天梅毒又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和潜伏梅毒,具体分类取决于初次感染后的时间。


一期梅毒以硬下疳为特征,发生于口腔的硬下疳为单个口腔的溃疡性病变,基底浸润,边缘硬化伴有黄色渗出。当然也可出现红斑、水肿和瘀点/瘀斑。类似于生殖器部位的硬下疳,此类溃疡通常是无痛的,并伴有非压痛性局部淋巴结肿大。在初次感染后 3~90 天内易出现本病。唇红、唇粘膜、舌背和舌侧缘是最常好发的部位。


二期梅毒的口腔病变则通常疼痛、多发,并可能伴有皮疹,病程从 4~10 周不等。在这一阶段,最常见的两种口腔病变是梅毒黏膜疹和梅毒黏膜斑,后者最常见。梅毒黏膜斑呈椭圆形或蛇行状,局部轻度隆起或糜烂,伴有裂隙或浅溃疡,外周绕以红斑,上覆银灰色或白色渗出物。可累及多个部位,包括软腭、舌和颊粘膜。


三期梅毒是多器官病变阶段,特征为无痛性局部肉芽肿,表现为硬化、结节或溃疡性病变,通常影响硬腭或舌背。最终可能出现骨质破坏、腭裂穿孔和口鼻瘘。


不难发现,各个阶段的梅毒表现均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这些临床表现并不完全具有特异性,这也是梅毒被称为「万能模仿者」的原因。


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可通过皮损的特点做出初步判断,进一步完善检查,但也有相当多的病例会让接诊大夫「想不到」。因此,Silva 博士在文中对口腔梅毒的鉴别诊断进行了归纳(见图 1),口腔梅毒的鉴别诊断须考虑大量的红斑和糜烂性病变、丘疹结节性病变、灰白病变和溃疡性病变。


img

图 1. 口腔梅毒的鉴别诊断(编译自参考文献)


血清学检查仍然是梅毒诊断的金标准。组织病理学检查有一定指向性,但有相当一部分的病例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是非特异性的,可模拟其他皮肤病。


综上所述,梅毒是「模仿大师」,口腔梅毒的表现有自身的特点,但也容易误诊,本文梳理了口腔梅毒的常见表现,并对相关鉴别诊断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梅毒的诊断金标准仍然是梅毒血清学检查。


「文章内容仅用于学术探讨,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参考文献

de Arruda José Alcides Almeida,do Valle Isabella Bittencourt,Mesquita Ricardo Alves et al. Oral syphilis.[J] .J Am Acad Dermatol, 2021, 84: e101-e102.


图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皮肤时间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895

回复6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