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临床思维——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导致的“瘫痪”

今天继续分析豪斯医生中的病例。
这是一个脑瘤手术后8年的患者,术后不能说话,只有个别手指能动,于是他坐在电动轮椅上,在一次家庭的泳池聚会上,自己操作电动轮椅掉进泳池,试图自杀。

豪斯医生对于这样的病人报以了相当的同情,他可能长时间在忍受某种痛苦,但又无法向他人表达身体不适,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下选择了自杀。他推测是长期瘫痪到指定肌腱萎缩产生疼痛,于是安排了肌腱手术改善疼痛。

患者家属认为豪斯医生不仅仅只关注疾病本身,也关注病人生活质量,所以很难得的向习惯毒舌的豪斯医生表达了感激。

术后患者疼痛是否得到了改善,这个无从得知,只能从心率判断。似乎没有效果,心率很快,使用大剂量吗啡的前提下心率能够下降。
病因似乎明确了,患者准备出院,在搬动患者的过程中,本不能说话的患者发出了呻吟声。

这提示什么问题呢?后面一段内容太复杂我无法理解,从胰腺的肿瘤,考虑到脑膜的肿瘤,安排了一系列有创检查导致了严重的并发症,差点死掉两回。所有人都劝豪斯医生不要再折腾了,赶紧出院——本来要出院的病人折腾回来差点搞死两回,没事找事,该挨骂。
在一次发泄的夜跑后,豪斯医生感到炎热,喝了水还是不够,于是他站到了喷泉里面。于是他想到了什么,患者并不是真的想自杀,他只是因为太热。而太热的原因是脑瘤手术损伤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垂体的功能不足随即引起下游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百度一下,这样严重慢性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确实会导致严重的乏力。而这样的乏力被剧中所有人认为是瘫痪。

剧中有一点没有说的很清楚,为什么体温正常的患者会觉得很热。我判断是夏天的泳池聚会,阳光照射下患者出现了发热。而当患者被送至医院以后测体温时,体温则恢复了正常。这在剧中其实有暗示,开篇瞳孔的变化、强烈的阳光照射。

于是医生在患者出院前皮下注射了一只可的松,患者站起来说话拥抱家人了。

这里面有一些什么样的临床思维呢?
1、对于沟通障碍患者身体不适的关注。这在ICU很常见,强烈镇痛镇静机械通气的患者,尿管堵了都有可能会导致心率增快。而现在我手里也有一个下肢骨折长期卧床的气管切开高龄患者,无法写字交流,她强烈的表达希望拔管的愿望,以及各种各样的身体不适。各种各样的症状描述,不知道哪些症状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我们只能关注心率、氧饱和度、血压以及查血指标,将其维持在正常水平。我们是不是能够做的更好呢?
2、对于危重症患者镇痛镇静药的使用。本身作为一个药物滥用者,豪斯医生对于这个病人的镇痛剂使用剂量也是非常的大。目前我感觉我们ICU对于危重症患者镇痛镇静似乎不够,比如新冠肺炎时期病人惨叫的新闻报道。

我的个人经验是,如果对于这样的患者无药可救的话,我们也要想办法让他走的不要那么痛苦。
3、脑瘤术后出现的瘫痪,可能大家都将其当做术后令人遗憾的并发症,而没有想到是严重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导致。这应该是手术医生没有对瘫痪进行详细的查体、检查寻找病因所致。我们时不时接诊这种病史很多年的危重患者,病历复杂,倒手多次,反复的复制黏贴增加内容。病历的内容甚至出现了前后矛盾的逻辑错误。针对复杂病历很难一本本的查找历史病历,但是对于其中的逻辑漏洞一定要重点关注,从逻辑错误中有针对性的询问病史,查找病历,也许能找出关键线索,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
这个患者在我们医院能否确诊?
我觉得很难也很简单,难得是很难想到是因为发热想去跳进泳池,这样的推理只能存在于名侦探柯南里面。
简单的是,我诊断的几例阿狄森氏病都是从严重的皮肤色素沉着发现的。剧中的病例应该也不会漏诊。对于严重的衰弱病人一般也会安排24小时尿皮质醇筛查皮质功能。当然我可能也漏诊过没有色素沉着的阿狄森氏病,不过没有直接的依据。对于病因不明的全身衰竭缓解,皮质激素还是应该检查一下,我一般选择24小时尿皮质醇筛查,记得尿里面要放甲醛防腐。如果是那种8小时一次的查血皮质醇,我不建议作为筛查手段,抽三次血太痛了。
这个病例更多是考研神经内科的查体水平,患者是瘫痪还是乏力,是听以前医生下的诊断,还是自己重新查体?
豪斯医生走的弯路:
患者有很多症状,比如呻吟声,这个线索刚看起来非常的重要,最后却是一文不值,只是起到留住患者住院的工具作用。还让患者在鬼门关走了几次。这让豪斯医生难堪不已。逼得他夜跑发泄,并因此发现了下丘脑体温调节障碍的问题。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