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11月03(胆囊结石那点事③)

发布于 2021-11-24 · 浏览 979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6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整理完上个病人的视频发现之前还有一位患者的胆囊结石

previewplay video

两位患者的胆囊结石有什么不一样呢

对啦!是后方的声影!

前一位患者后方声影是“干净”的,后一位患者结石的声影是“脏脏”的~


img
img

从图 中我们看到,这两块结石后方的声影是不一样的,图一所示的结石后方声影非常干净且边缘清楚,图二的结石后方声影则“不干净”,这两种声影我们称之为“干净声影”和“脏声影”。

那么这是为什么嘞?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结石-水、气体-软组织等声阻抗差特别大的界面时,会发生强反射,界面后方没有足够的能量透射过去,因此在界面的后方会形成显著的声衰减,即所谓的声影。

这些强回声界面后方的声影有的会非常干净,呈现为接近无回声的感觉,我们称之为“干净声影(clean shadowing)”,而有的声影内则伴有不同程度的回声信号,称之为“脏声影(dirty shadowing)”。

我们知道,很多因素——如频率、聚焦、界面的位置大小和方向、输出功率、增益等等——都可以影响声影的出现或清晰程度。不过,影响强回声界面后方声影干净与否的核心还是在于界面本身的结构。最初,有作者认为,结石内部成分的不同可能是影响声影的关键因素,不过后续的很多研究都不支持这样的判断。

更多的研究表面,干净和脏声影与形成声影物体的内部成分关系不大,而与该物体的表面特征关系较大。如果该物体表面粗糙或曲率半径较小,声影往往是干净的,而光滑的表面和和较大的曲率半径则会产生脏声影。


img

图2 干净声影与脏声影的形成与结石成分无关,而与结石表面的光滑度有关。图A和图A1为三磷酸盐结石,图A为表面粗糙的原始结石产生干净声影,图A1是抛光后的三磷酸盐结石,产生脏声影;图B和图B1为胱氨酸盐结石,图B为表面粗糙的原始结石产生干净声影,图B1是抛光后的胱氨酸盐结石,产生脏声影。(Radiology 1991; 181:231-236) 

超声声束在光滑或曲率半径较大的界面与探头之间会发生多次反射,这些强反射声波与入射声波的传播路线平行,这些声束是与入射声束同相位的相干声束。所有位于探头和强反射界面之间的结构都将被相干声束再次扫查并经过多次反射后最终返回探头(我们可以把这些信号称为再扫描信号),这些由于相干声束产生的再扫描回声信号会被表达在相对更深的位置(因为传播路径更长),即强回声界面的后方的声影区内从而形成所谓的“脏声影”。

而超声声束在不光滑的或曲率半径较小的界面上,声束传播方向会发生扭曲,此外,在不光滑的的界面内部会伴有内部多重反射从而导致声波的相位移位,声束扭曲和相位移位使得返回探头的声束能量减弱甚至相互抵消,不会产生显著的再扫描信号,从而形成所谓的干净声影。


img

干净声影与脏声影的形成示意图。图A 光滑界面产生的反射相干声束将A出的再扫描信号表达在A'处;图B 不光滑界面造成声束的偏转和相位移位;图C 小曲率半径界面造成声束的偏转扭曲。

干净声影与脏声影在骨骼超声检查时有一定的鉴别意义,正常的骨骼后方伴有的是脏声影,而增生的骨质、瘤骨、骨痂等后方伴有的则是干净声影。

通过上面的复习我们知道: 干净和脏声影的形成与声影物体的内部成分关系不大,而与该物体的表面特征关系较大。如果该物体表面粗糙或曲率半径较小,声影往往是干净的,而光滑的表面和和较大的曲率半径则会产生脏声影。  

 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出图一的结石表面是不光滑的,而图二的表面是比较光滑的。

有时候,看看这些超声基础也是很有用处的吖,华斌老师真厉害,无论有啥疑惑都能在他那里得到解答

----分析部分来自《华斌老师的超声世界》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979

4 13 11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