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关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的一些经验

发布于 2021-11-19 · 浏览 3146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6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小僧悟道a 推荐
icon不大聪明的亚子 已点赞
icon小僧悟道a +10丁当

最近,科里频繁收治了一些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综合评估后,采用钻孔脑膜切开引流术,手术效果比较理想,特意总结了一些我们自己科内的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共同学习进步。

Case1:Male ,71Y,CT scan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img

入院查体:

img

出院查体:

img

Case2:Male, 74Y,CT scan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img

入院查体:

img

出院查体:

img

Case3:Male,76Y,CT scan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img

入院查体:

img

出院查体:

img

上述患者们,高龄,入院合并症众多,部分存在口服抗凝药病史,凝血功能差,这时,钻孔脑膜切开引流术就成为了他们最佳的选择。而即使是钻孔脑膜切开引流术,也存在较高的风险,术前、术中、术后都需要注意一些细节的控制从而控制风险。患者术后往往能获得比较好手术效果,生活质量能有一定的提高。

 

术前:

一.充分评估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资料。

   临床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共济失调性步态、意识障碍、失语等。重者瘫痪、癫痫神志昏迷。

   CT是诊断金标准。相对于脑组织,亚急性出血表现为等密度,慢性出血表现为低密度。硬膜下血肿的厚度和中线移位的程度是手术决策的有效依据。

手术适应症:

1.最大血肿厚度大于1cm,和(或)中线移位大于1cm;

2.存在占位效应,中线移位或神经系统体征和症状;

3.血肿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包膜不厚,钙化少,分隔少。

二.充分术前评估,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可予以冰冻血浆输注纠正凝血功能,长期口服抗凝药至少停药1周以上。调整血糖、血压、心功能在正常范围内。

   三.老年患者钻孔脑膜切开引流为首选术式,手术简单,创伤小、时间短,对于复发患者存在指证仍可使用。但部分患者容易复发,需定期复查。术前沟通很重要,术前谈话需强调复发风险。

 

术中:

.体位:

1.健侧侧卧位(强烈建议),或仰卧位,头下垫头圈,患侧肩下纵向垫斜坡垫,头向健侧偏斜。两种体位均尽量保证顶结节位于视野最高处,能够有效减少术后颅内积气的发生。

2.切皮前1小时内静脉输注抗生素。

 

.切皮及钻孔:

1.钻孔位置一般选择血肿最厚处,硬膜下血肿多位于额顶枕部,颞部较少,顶结节处血肿较厚,可选择顶结节作为手术部位

2.切皮过程中,双极止血,撑开器撑开后具有一定止血作用。

3.垂直骨面钻孔,钻孔完成后,运用磨钻或咬骨钳扩大骨孔,直径在1.5-2cm较为合适,骨缘骨蜡彻底止血。

4.电凝硬脑膜表面明显血管,尖刀“十”字挑开硬脑膜及血肿壁层,若硬膜下张力较高,切口开始勿开太大,要缓慢释放积血,避免释放过快,但最后开硬膜适当大一些,勿使切口过小最终经引流管注水冲洗时出水不畅。

5.双极适度电凝切开处硬脑膜,避免术后硬膜渗血。若硬膜血管或周围渗血明显,可用4号线悬吊硬脑膜。

 

.置管及冲洗引流:

1.可用长平镊将引流管前部约1cm折成钝角缓慢送入硬膜下积血中,避免垂直插入引流管,容易刺入脑组织。

2.各个方向进管长度可大致根据术前CT测量略短即可。

3.可用20ml注射器将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硬膜下积血,推挤注射器可有一定顿挫感,使前端水流具有一定冲击力。

4.每次冲水结束避免注入空气,拔掉注射器时需用手折弯密闭引流管尾端,避免空气进入。

5.大量盐水冲洗直至引流液较为清亮为准。

6.引流管与切口周围约1cm处另戳孔引出,切口达帽状腱膜下即可,切口处预留双线,1线固定引流管,1线术后拔管时打节封闭切口。

7.置管长度不超过钻孔位置与血肿边缘的长度。可根据术前CT大致测量。

8.若置管长度较长,可在引流管前端咬骨钳咬开1-2个侧空,便于充分引流。

9.骨孔内引流管一周可用明胶海绵填塞,避免后期渗血流入硬膜下。

10.松开撑开器后,皮下双极电凝再次彻底止血,避免渗血。严密缝合帽状腱膜及皮肤,做到双层缝合,也是最好的止血方式。

术后:

1.术后引流袋悬挂低于头部即可。

2.术后去枕或头低位有利于脑复张,注意术后适当增加补液量,。

3.术后次日复查头部CT,伤口换药。

4.一般术后复查硬膜下积血减少,脑组织受压减轻,2-3天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处头皮预留线打结闭合切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和合并糖尿病可延长至1周。

5.出院后约1月后复查头部CT随访。

 

原来一直认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简单,但是实际上手之后才发现其中细节满满,个人认为只有注意这些细节,才能把这个小手术做好,做的尽量完美,也对患者有所交代,不留遗憾,以上仅是我们科实际操作的一些经验,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共同学习进步。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146

3 87 2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