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每日一文】婴儿肠道双歧杆菌如何利用母乳低聚糖?

过去几年的证据显示,母乳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人乳低聚糖(HMO)在构建婴儿肠道微生物群中起到关键作用。HMO是母乳中大量存在的复合碳水化合物(10-15g/L),它们不能被肠道酶作用,可以直接到达婴儿结肠并作为某些肠道微生物的底物。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微生物群以富含有益双歧杆菌为特征。
聚糖测序技术和解析分析技术的进步扩展了我们对有益双歧杆菌对HMO利用的基因组和分子适应性的理解。最近来自智利的学者在《Food Microbiol》发表了一篇综述,介绍了关于人乳低聚糖对婴儿肠道菌群影响的最新进展和使用合成HMO或牛乳低聚糖来复制HMO效果的新策略,以及双歧杆菌利用HMO的分子和基因组适应性。
HMO的结构多样性
HMO链长度呈3到15个碳水化合物单位不等,由五种单糖组成:葡萄糖、半乳糖N-乙酰葡糖胺、岩藻糖和N-乙酰神经氨酸(唾液酸)。
一些HMO可以通过将岩藻糖或唾液酸残基与乳糖核心连接,分别产生2’或3’岩藻糖基乳糖(FL)和3'或6'-唾液酸乳糖(SL)。在其他HMO中,乳糖核心与半乳糖-1,3-N-乙酰葡糖胺(LNB)的重复序列偶联,也称为1型链。当N-乙酰基乳糖与乳糖残基连接时,形成HMO中的2型链。这两种类型的结构单元可以进一步延伸,形成更大的HMO,并通过α-位连接岩藻糖和唾液酸基残基进行修饰,这样就显著增加了HMO的结构数量。
HMO利用的分子策略
HMO被双歧杆菌广泛利用,但并不是所有双歧杆菌分离株都有这种能力。婴儿双歧杆菌是典型的HMO利用细菌,消耗所有类型的HMO。消耗的机理模型为完整HMO的导入和细胞内糖基水解酶(GH)降解。两歧双歧杆菌能够使用岩藻糖基化或唾液酸化的HMO,依赖于一组多样的胞外酶GH,与婴儿双歧杆菌细胞内酶相比具有相似的HMO酶亲和力。短双歧杆菌显示出对唾液酸化HMO(例如唾液酸-LNT)的显著消耗,其水平与婴儿双歧杆菌相当。长双歧杆菌显示出对岩藻糖基化HMO的明显偏好,并发现了致力于利用岩藻糖基化HMO的新基因簇。
复制母乳双歧杆菌作用的新策略
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FOS)和低聚半乳糖(GOS)已作为益生元添加到婴儿配方食品中,一些报告表明,FOS和GOS促进了婴儿中由双歧杆菌支配的健康肠道菌群的发展,导致较低的粪便pH值和较大的SCFA产量。
合成HMO:HMO的大规模合成是困难的,化学合成的HMO的临床安全性已经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进行了测试,为HMO的第一次人体研究奠定了基础。
牛乳低聚糖(BMO):BMO可以通过乳品流回收获得,并且已经证明了其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对健康所起到的有益作用。
综上所述,母乳是新生儿的最佳营养来源。纯母乳喂养不仅促进了适当的生长,还提供了大量的保护和刺激婴儿发育的生物活性物质。使用合成或从乳制品副产品中回收类似分子的方法,可以复制HMO的生物效应。而含有HMO类似物的食物肯定会彻底改变市场,并将为改善全球婴儿健康提供机会。目前关于HMO利用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对于验证HMO对微生物群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有助于鉴定高度适应婴儿肠道的新分离物。在复杂的肠道微生物群背景下,这些微生物的有益影响的机理研究也将扩展我们对HMO的益处及其在健康中的作用的了解。
参考文献
Pamela Thomson, Daniel A. Medina, Daniel Garrido,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and Infant Gut Bifidobacteria: Molecular Strategies for their Utilization, Food Microbiology (2017).
【往期阅读推荐】
【儿科每日一文】同行一载丨两项重磅本土临床研究,助力守护中国宝宝肠道健康
【儿科每日一文】早期肠道菌群干预可能有助于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治疗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