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酚氯仿法提取血凝块DNA

发布于 2021-11-12 · 浏览 710 · IP 辽宁辽宁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7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本傻子求学路上的一些小心得,让其他人少走点弯路。有什么可以改进的还请不吝赐教。

实验原理

先从血凝块中分离出有核白细胞,再通过SDS和蛋白酶K消化破碎细胞,然后通过酚/氯仿抽提去除蛋白质,最后使用乙醇沉淀得到DNA。

注意:本法中多种试剂有毒有害且能通过呼吸道及皮肤吸收,且能穿透普通乳胶手套,请谨慎操作。

实验用品

仪器

电子天平、研磨棒、低温离心机(4°)、移液枪一套、涡旋混匀仪、旋转混匀仪、恒温水浴箱、通风橱、低温冰箱

试剂

1M TE buffer(PH8.0)、10%SDS、蛋白酶K(20mg/ml)、超纯水、酚试剂、酚氯仿试剂(亦可自己配置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氯仿、无水乙醇、3M 乙酸钠、75%乙醇

耗材

一次性吸管、2ml离心管、1.5ml离心管、10ul tips、200ul tips、1ml tips、滤纸

实验准备

水浴箱37°预热,无水乙醇-20°预冷,高压灭菌完的耗材。

实验步骤

第一部分:获取DNA

1.用一次性吸管吸取500ul血凝块放入2ml离心管中,使用研磨棒不断研磨直至血液呈泥沙样。加入1ml TE缓冲液涡旋混匀,12000rpm×5min离心。(血凝块的量可根据目的需求更改,缓冲液加入后不超过离心管载量即可)

血凝块中纤维蛋白网罗着血细胞,其中大量是无核红细胞,少量有核白细胞,而DNA就在白细胞胞核中。因此,本步骤中需要充分研磨,破碎红细胞的同时尽量使白细胞暴露出来。


2.离心后弃上清,沉淀加入1mlTE,涡旋混匀,12000rpm×3min离心。

3.重复步骤2 5-6次,直至沉淀呈米白色。

多次洗涤去除可能存在的分离胶等杂质和多余的红细胞,只留下白细胞沉淀。


4.沉淀加入400ul TE,涡旋混匀后,加入25ul 10%SDS,5ul 20mg/ml PK,混匀后放入37°水浴锅中消化过夜(8小时),每隔一段时间上下颠倒混匀。(可适当增加消化时间和PK酶量增强消化效果)

混匀及隔时间混匀保证酶与底物充分接触。SDS剧烈摇晃会产生大量气泡,影响消化效果,因此加入后轻柔进行。


第二部分:提纯DNA

1.在通风橱内,消化液中加入等体积酚(可适当过量保证抽提效果),放在旋转混匀仪上每分钟30转混匀15min,然后12000rpm×10min离心。

使用前检查离心管密闭性,液体泄漏将导致DNA损失。有机溶剂容易将标记抹去,离心管按顺序放置有助于分辨样本。


2.使用100ul规格移液枪吸取上层,动作轻柔,尽量吸完上层液体的同时少吸入中间层杂质。转移上层液体至新的2ml离心管(记住吸取了多少量)。

上层为水相,中间为薄的蛋白层,下层为有机相,酚可使蛋白质变性而被去除,而DNA溶于上层水相中。


3.新离心管内加入等体积酚氯仿试剂,放在旋转混匀仪上每分钟30转混匀15min,然后12000rpm×10min离心。

酚与氯仿互溶,酚试剂和酚氯仿试剂中上层为防止其变性的保护液,不要吸取


4. 使用100ul规格移液枪吸取上层,动作轻柔,尽量吸完上层液体的同时少吸入中间层杂质。转移上层液体至新的2ml离心管(记住吸取了多少量)。

上层依旧为水相,中间为蛋白层,下层为有机相。氯仿有强烈的脂溶性,可去除脂类杂质,且氯仿可以将多余的酚去除,因为酚会抑制酶反应,影响后续实验。异戊醇使分层清晰,更易吸取水相。


5. 新离心管内加入等体积氯仿,放在旋转混匀仪上每分钟30转混匀15min,然后12000rpm×10min离心。

6.使用100ul规格移液枪吸取上层,动作轻柔,与上两次不同,为防止吸入杂质可适当少吸取上层液体。转移上层液体至新的1.5ml离心管(记住吸取了多少量)。

7.加入两倍体积的-20°无水乙醇和十分之一体积的乙酸钠,轻柔颠倒混匀后即可看见絮状DNA沉淀(量不大则肉眼看不见,但是后续能有结果)。-20°沉淀1小时,12000rpm×10min离心。

DNA不溶于乙醇因此可析出沉淀。乙酸钠中钠离子平衡电荷有助于DNA充分沉淀。低温降低DNA溶解度。


8.弃上清,加入800ul 75%乙醇洗涤沉淀,12000rpm×5min离心。

75%乙醇除去盐离子。


9.弃上清,倒扣离心管于滤纸上干燥约20分钟后,沿壁加入50ul TE溶解。短期保存于4°,长期保存于-20°

干燥使乙醇充分挥发,但过分干燥会导致DNA固化为白色沉淀,不易溶于TE。


常用试剂配制方法

1M TE buffer(PH8.0)

1M Tris.cl (PH 7.4~8.0)

10ml

0.5M EDTA (PH8.0)

2ml

水定容至

1000ml


1M Tris.cl(PH 7.4~8.0):Tris 碱121.1 g溶于800ml 水中,浓Hcl调PH值。溶液冷却后测PH值,加水定量至1000ml,高压灭菌。

PH值

浓Hcl

7.4

70ml

7.6

60ml

8.0

42ml


0.5M EDTA(PH 8.0):EDTA NA2·2H20 186.1 g,加水 800 ml ,剧烈震荡,搅拌溶解10M NAOH (约 50 ml)调PH值至8.0(PH值达8.0时 EDTA才能溶解),加水定量至1000 ml,高压灭菌。

1M Hcl:通风条件下,浓Hcl 86.2ml加入到913.8ml水中。

5M NaOH:NaOH 200g 加入水1000ml溶解。

10%SDS:SDS 50g 加水至500 ml,68°水浴助溶,5M NaOH调 PH值至7.2,降温后析出,故每次用前应加热促溶(透明)。无需高压灭菌。

3M 乙酸钠:将408gNaAC·3H2O溶于水,用3mol/l乙酸调至PH 5.2,补加水至1L / 取180 g 无水乙酸钠,加水定容到1000 mL,用3mol/l乙酸调至PH 5.2。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710

3 5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