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kummell病
查看病例

与孩子们在一起是一天最放松的时刻了。这是一位在区县医院工作的大哥打了电话,拉完家常给我探讨了一个病例。中老年女性,基础疾病较多,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kummell病。影像学检查: 腰2椎体骨折,高度丢失超过1/2,骨折块突向后方,椎管被侵占面积约为一半,但无神经受压症状,局部后凸畸形。 TLICS<5分。谈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这个患者要不要手术? 按照TLICS评分,或许这个患者可以保守。但作为一个骨科出身的脊柱外科大夫,从生物力学解决问题是本能反应,从矫形的角度出发,觉得手术治疗很有必要。
第二,制定手术方案。准备一套开放和一套经皮置钉系统两套器械。术前全麻下手法复位,透视观察复位情况。如果骨块有所复位,就行经皮置钉,经伤椎一侧或两侧置短钉。如果手法复位不满意,就行开放置钉+骨折块复位+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手术。
第三,是不是行4级及以上截骨矫形+人工椎体植入术?虽然该患者基础状况较差,这是否是不行截骨矫形手术的充足理由。作为骨科大夫,不解决力线问题,总觉得不完美,椎体切除+人工椎体植入+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固定,似乎短期内解决了该患者的问题,但考虑其重度骨质疏松,固定后邻椎的应力集中引起加速退变及再次骨折的可能,为我的判断增加了几分隐忧。
最后,那大哥说我不搞复杂的,短期内能简单地解决问题就行了,一个年老体弱的老太太,有点弯腰驼背,大家应该都能接受。我又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患者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应该是医者不变的原则。
不管处在什么一级的医院,遇见问题能够先看看世界的一流水平怎么做,再看看国内的一流水平怎么做,最后把落脚点放在自身条件和患者身上,十分可取。这样的医生是广大患者的福音。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