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聊聊诊断【宫颈腺癌】时:那些需要烂熟于心的SOP(完整版)

发布于 2021-11-09 · 浏览 2205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8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caiwj2001 推荐
iconcaiwj2001 +5丁当

宫颈片子不少看,鳞癌往往是见怪不怪,而腺癌却经常被遗忘在某个角落,它的存在感,总是那么薄弱……

可能,直到某一天,遇到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女性患者,肿块发生于宫颈至子宫下段,累及卵巢,而镜下是满视野的“子宫内膜样肿瘤”的改变,于是,你终于遇见了它——宫颈腺癌。



第一步:宫颈癌的临床分期

img

表格应用要点:

1)浸润深度的测量方法:临近的最表浅上皮乳头的上皮-间质交接处浸润最深处测量,不应>5mm。

2)脉管受累不影响分期,不论静脉还是淋巴管。

3)直肠检查,肿瘤和盆腔壁之间没有非癌性空间。

4)肾盂积水/无肾功能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

第二步:病理报告书写示例

示例:

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1.宫颈腺癌(宫颈管型),II级,肿瘤大小1*0.8*0.2cm,浸润宫颈间质深度0.2cm,宽度0.7cm,累犯宫体下段内膜浅层,未见肌层浸润;

2.脉管内癌栓(-),神经侵犯(-),左右宫旁组织及阴道壁切缘均未见癌累及;

3.左右输卵管慢性炎伴积水,左右卵巢未见明显异常;

4.送检左髂总淋巴结(0/1),右髂总淋巴结(0/1),左髂内淋巴结(0/1),右髂内淋巴结(0/1),左腹股沟淋巴结(0/1),右腹股沟淋巴结(0/1)均未见癌转移。

第三步:给宫颈腺癌一个病理分级

I级:高分化,肿瘤以腺体,乳头结构为主,实体成分<10%(内膜癌中是5%);细胞高柱状,核长卵圆形,较一致(符合低级别核的特征);细胞层次少(一般少于3层),核分裂少见。

II级:中分化,实性成分≦50%,肿瘤以复杂性腺体结构为主,筛孔样结构多见,核扁圆形,不规则或多形,可有多核,分裂象易见。

III级:低分化,实体成分>50%,肿瘤细胞呈片状,仅见少许腺体结构,细胞异型性大,核分裂多见,并有病理性核分裂,可见坏死。

IV级:未分化癌。

这部分内容,是老版书上的内容,目前,腺癌虽然已经有了新分型,但是依然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所以,希望用这部分内容,为大家梳理一下,病理前辈们的诊断思路。

第四步:宫颈腺癌的最新分型

在2020年妇产科WHO中,将宫颈腺癌按照HPV相关与否进行了分类,见下表:

img

 

宫颈原位腺癌:未突破基底膜

同义词:高级别宫颈腺上皮内病变。

镜下特点:

1)肿瘤性上皮取代正常的表面上皮和腺上皮,未突破基底膜

2)腺体位置正常,小叶结构保留(如下图),深度不超过腺体隐窝;

img

 

3)部分或全部上皮有异型性,细胞密集,核增大伴深染,染色质粗糙(如下图);

img

 

4)核分裂常见(如下图),凋亡小体明显;

img

 

5)良恶性上皮界限分明(如下图)。

img

 

宫颈原位腺癌的主要亚型包括:宫颈粘膜型,子宫内膜样型,肠型以及“复层产生黏液的上皮内病变”(SMILE)。其中,复层产生黏液的上皮内病变是一种新的特殊形态亚型,可见腺上皮呈复层或多层,核有异型性,见核分裂,全层细胞有黏液空泡/胞质透亮。

 


img

(上图为宫颈粘膜型原位腺癌,由假复层、深染、核不规则的细胞组成)

 


img

(上图为子宫内膜样型,其特点是胞浆嗜酸性,外观类似于萎缩的宫内膜,本型很少见)

 


img

(上图为肠型,可见杯状细胞)

 


img

(上图为胃型,与HPV感染无关)

 


img

(上图为SMILE,需要与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鉴别)

HPV相关型宫颈腺癌

1.宫颈管型(普通型):肿瘤细胞稍微类似于子宫内膜样癌,腺体形态既有宫颈内膜样分化,又有子宫内膜样分化;常呈复层排列,核分裂常见,似乎“漂浮”在胞质中,凋亡小体常见;免疫组化P16 弥漫强阳,CEA阳性,Vimentin阴性,ER和PR通常阴性。

 


img

(上图为宫颈腺癌中类似于子宫内膜样腺体的结构:背靠背的腺管样结构。)

 


img

(上图为宫颈腺癌类似于宫颈腺体的结构:迷路样的肿瘤上皮,几乎没有间质。)

 


img

(上图为宫颈腺癌:注意核分裂和大量的凋亡小体。)

 


img

(上图为宫颈腺癌,P16 弥漫强阳性表达)

 


img

(上图为宫颈腺癌:PR阴性)

2.绒毛腺管型:是一种宫颈高分化腺癌,肿瘤成分表浅是其特征;类似于结肠绒毛状腺瘤,肿瘤呈绒毛状外生性生长;表面被覆的肿瘤细胞呈高柱状,黏液稀少或无,通常基底部浸润较表浅,少数有深部浸润。

 


img

(上图为宫颈腺癌,绒毛腺管型:注意其绒毛状的结构。)

 


img

(上图为宫颈腺癌,绒毛腺管型:注意纤维血管轴心,被覆上皮兼有子宫内膜样和黏液样的混合特征。)

3.黏液腺癌

1)黏液腺癌,NOS:高至中分化肿瘤,肿瘤细胞类似于宫颈管细胞,胞浆内富含黏液(如下图),核位于基底部;间质可见大量黏液,形成黏液湖或黏液池。

img

 

2)黏液腺癌,肠型:与肠的黏液癌相似,局部含有杯状细胞(如下图箭头所指),内分泌细胞或潘氏细胞。

img

 

3)黏液腺癌,印戒样型:肿瘤中出现了局灶或弥漫的印戒细胞分化(如下图),原发于宫颈的黏液腺癌印戒样型非常罕见,通常与肠型或宫颈管型混合存在,需要与胃肠印戒细胞癌相鉴别。

img

 

4)浸润型复层产生黏液的癌(如下图):与SMILE有关,肿瘤呈复层浸润型生长,复层细胞内含有多少不等的黏液,缺乏腺管形成,常伴有急性炎症细胞浸润。

img

 

HPV非依赖型宫颈腺癌

1.宫颈腺癌,胃型

1)普通型:与胃的黏液型腺癌相似,幽门腺黏液标记物染色阳性。

 


img

(如上图所示:胃型腺癌)

 


img

(上图为,胃型腺癌,箭头所指为幽门腺化生。)

2)微偏腺癌:是分化极好的宫颈腺癌,大部分细胞缺乏恶性特征;该肿瘤最初被命名为“恶性腺瘤”,因其细胞学类似于正常的宫颈内膜腺体,故被称为【微偏腺癌】。其镜下特征为,轻微的细胞学改变,但腺体的大小、形状核部位都有所变化;肿瘤上皮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异型性非常细微,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明确的异型性(如下图所示:单箭头为高分化的泡状核;双箭头为单个腺泡内异型性相对较大的区域)。

img

 

 


img

(上图:左下角为微偏腺癌的区域,伴随间质反应;右上角为较大的增生的腺体。)

【微偏腺癌】与【良性宫颈腺体增生】最主要的鉴别点为:【微偏腺癌】的腺体往往浸润至宫颈壁的深部(如下图),且可见脉管侵及;而在【良性宫颈腺体增生】中不会出现这种“恶性”的生长模式。

img

 

 


img

(上图为微偏腺癌的脉管侵及)

2.宫颈腺癌,透明细胞型:镜下主要有3种类型,实性型、管囊型和乳头状型;主要由透明样细胞或鞋钉样细胞组成的肿瘤,呈实性片状,小管囊状,乳头状或混合性结构。

 


img

(上图为透明型复杂的管囊状结构。)

 


img

(上图为透明细胞癌的靴钉样细胞)

3.宫颈腺癌,中肾管型:该肿瘤发生于宫颈侧壁的深部,也就是中肾管残件的部位,因此,常浸润宫颈壁的外1/3。肿瘤可以全为腺癌,也可以是腺癌混合梭形细胞成分,需要与癌肉瘤鉴别;肿瘤由小管状腺体构成,腺管被覆立方上皮,不含黏液,腺腔内常含有嗜酸性 玻璃样变分泌物。

 


img

上图为中肾管癌伴有梭形细胞成分。

 


img

上图为中肾管癌腺腔内的嗜酸性分泌物。

与【良性中肾管残件增生】鉴别的要点包括:腺体拥挤,杂乱,侵袭性生长,核分裂活性增加,腔内见细胞碎片以及核的异型性。

4.宫颈腺癌,NOS

1)子宫内膜样型腺癌:具有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诊断时需要排除子宫体的子宫内膜样癌累及宫颈,二者鉴别的要点为肿瘤发生的部位及免疫组化的表达。

 


img

左侧图片示,腺体拥挤,细胞呈柱状生长,核长,顶端胞质极少,类似于子宫内膜原发的子宫内膜样癌;右侧为宫体的子宫内膜癌累及宫颈。

2)浆液型腺癌:类似子宫内膜或附件的浆液性癌,肿瘤呈复杂的乳头状结构,伴细胞出芽,常伴砂砾体,细胞核高级别,诊断时必须除外子宫内膜或附件的浆液性癌累及宫颈。

写在最后的:宫颈腺癌的诊断要点……

第一关,取材,对于一个子宫+双附件+淋巴结清扫的标本,该描写的要事无巨细,该取材的地方都要取到,这一步可以说是后期诊断医生为肿瘤分期非常重要的依据。

第二关,为肿瘤定良恶,定来源,涉及到几乎全部的病理基本功,这其中包括了肿瘤的分级和鉴别诊断。

第三关,测量肿瘤浸润深度以及判断是否有脉管、神经及宫旁的浸润。

第四关,淋巴结转移的判读。

第五关,为肿瘤找一个“所有镜下现象都解释得通”的分类。

第六关,是经验,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只有在一张一张片子的实践中,才能真的将书本的知识变为己用。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205

回复95 1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