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 术中胆总管损伤,这 4 种技术能救急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是肝胆外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不想遇到的并发症,对病人是一种额外的伤害,对主刀也是一种极大的打击。
但是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即使是千锤百炼的专家,也有胆管损伤的时候。
原因
首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下造成胆总管损伤的因素:
1. 病理因素:如组织充血、水肿、脆弱、致密粘连、结石嵌顿 Mirizzi 综合征等;
2. 解剖因素:如胆道解剖学变异(图 1、2)、胆总管细长、肝十二指肠韧带松弛、胆囊动脉走行异常、Calot 三角脂肪堆积等;
3. 手术因素:如切口选择不当、麻醉松弛不够、术野显露不佳、病人过度肥胖;
4. 操作者因素:经验欠缺/过度自信/盲目草率。

图1. 胆囊管变异
图源:奈特解剖学彩色图谱

图2. 副肝管变异
图源:奈特解剖学彩色图谱
我们能做的唯有仔细仔细再仔细,术前尽量每个患者都完善 MRCP 评估有无胆道变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遇事不乱。
对策
1
Critical view of safety(CVS 技术)
Strasberg 等人提出 CVS技术,即安全性评估技术,这个概念 [1] 已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暴露 CVS 是预防术中胆总管损伤的最常用选择 [2]。
CVS 技术要点:① 充分游离Calot三角;② 充分暴露胆囊颈自肝胆囊床;③ 明确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走行及变异情况。[3]
在达到以上三个标准前,不作任何夹闭或切断动作。
肝脏第 4 段底部和 Rouvière 沟顶部应作为解剖标志,胆囊切除术中的任何手术均应在连接这两个标志的假想线上方进行,以避免损伤肝门结构和肝实质。
2
逆行性胆囊切除
也称肝底优先技术。如果遇到 Calot 三角区炎症很重,无法解剖胆囊三角,可以选择逆性行胆囊切除,可以减少或者避免胆总管损伤(约为 1/333),但手术解剖平面应始终接近胆囊。
3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
是指尽可能多的切除胆囊壁为次全切除术(而不是部分切除)。
研究显示 LSC 后胆漏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常见,但胆总管损伤、术后并发症、再手术率和死亡率均较低 [4,5]。在 LSC 长期随访中,约 5% 的患者存在胆囊结石复发,但胆囊癌的发生率较低。LSC 是中转开放的有效替代手段,是避免胆管或血管损伤的重要手术方式。
4
中转开腹
中转开腹永远是困难胆囊的安全选择,部分人会认为「中转开腹」是「不体面的选择」,但手术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总结
最后,如果真的发生了胆总管损伤,提高术中发现率,处理越早越好!我们争取术中及时发现、一期吻合,尽量减少二次手术造成的伤害。可供选择的补救措施包括一期吻合、T 管引流及胆肠吻合等。
佛教云:「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LC 手术胆总管损伤不管对是生病的患者还是主刀都是巨大的打击,「恐惧、自责、失去信心、懊悔」情感错综复杂,面对、接受、处理、放下是最好的办法。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