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immune hepatitis(AIH)自身免疫性肝炎
概述
自身免疫性肝炎( 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3大自身免疫性肝病之一,另外2种是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肝脏慢性炎症,伴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循环自身抗体,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肝小叶周围区有碎屑坏死,也可伴有桥接坏死,其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此病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4,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常同时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病因及发病机制
AIH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易感性、病毒感染、药物和环境等因素有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均参与AIH的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肝损伤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介导的,免疫反应受机体遗传因素的影临床表现
1.AIH缺乏特征性的症状、体征,病理改变虽有一定的特征,但也非特异性。部分病人以急性肝炎起病,偶有爆发性肝炎。本病女性多见,在10~30岁及40岁呈2个发病高峰。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一般表现为疲劳、上腹不适、瘙痒、食欲不振等。早期肝大,通常还有脾大黄疸、蜘蛛痣等。晩期发展为肝硬化,可有腹水,肝性脑病
2.肝外表现可有持续发热伴急性、复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炎;女性患者通常有闭经;可有牙龈出血、鼻出血;满月面容、痤疮、多体毛、皮肤紫纹;还可以有甲状腺炎和肾小球肾炎等表现。合并肝外表现时,多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
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在发病之初基本上所有患者都有血清转氨酶升高,转氨酶水平与肝坏死程度相关,但如果数值达几千则提示急性肝炎或其他疾病。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多数轻到中度升高,碱性磷酸酶急剧升高常提示可能并发PBC或肝癌。
2.免疫学检查
AIH思者血清γ-球蛋白和IgG升高,其水平可反映思者对治疗的反应。自身抗体动态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价病情、临床分型及指导治疗。这些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抗1型肝细胞溶质抗原抗体(LCl)、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nti-SLA)抗肝胰抗体(anti-LP)、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 ASGPR)、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pANCA)。
3.组织学检查
肝活检组织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治疗
皮质类固醇治疗能迅速收到临床效果,即临床症状消失,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增高的明显改善。泼尼松治疗始量20-30mg/d。经此治疗,生化指标可在3个月内改善,体现为转氨酶降至正常或差不多正常。为防止长期使用泼尼松的副作用,可同时使用免疫抑制剂,比如硫唑嘌呤等。部分病例单用硫唑嘌呤边个维持治疗,不需要激素。但硫唑嘌呤的副作用也较大(免疫抑制、骨髓抑制、癌变风险高等)。所以不管是激素还是免疫抑制剂,都应非常慎重使用。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