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脑出血


2021年10月11日 22:36
患者 孙某某,男 ,56岁
主诉:意识不清伴左侧肢体活动受限13小时。
现病史:患者家属代诉2021-10-10 21:00许,饮酒后呕吐、腹泻数次,家属予“刮痧”处理(具体不详),未就医;今晨07:30许发现意识、言语不清,伴大小便溺床,无肢体抽搐,伴左侧肢体抽搐,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遂于陆良县人民医院就诊,急诊予气管插管后收住ICU治疗,应家属要求转我院拟行“双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遂于带管收入。
3、既往史:患高血压病史8年,未规范治疗,具体血压值及控制情况不详。高酗酒10年余(200-300ml/d),常醉酒。否认“糖尿病、脑卒中”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4、查体:病情危重,气管插管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平车入科,入科后连接呼吸机(模式:SIMY f 15次/分 YT 420ml PEEP 5cmHo2 Fo2 40%)1:37.4CP:96次/分BP:128/91mmHg,SPO2:%:96%,GCS评分:(E1VTM3),RLS评级:6级,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mm),对光反射迟钝,无震颤;口唇干燥,无发绀,气管插管在位通畅(距门齿距离24cm)。甲状腺双侧一致,无肿大;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率9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皮肤未见疱疹,腹软,无肌紧张,肝缘未触及,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无气过水声。双下肢无浮肿。专科检查:眼底未魔入,双侧瞳孔直径约2mm,对光反射迟钝,双眼球无震颤。颅神经检查不配合;右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张力弱,左下肢巴彬斯基征(+),夏多克征(+),欧本海姆征(-),戈登征(-)霍夫曼征(-),罗索里摩征(-),脑膜刺激征:颈软,克尼格征(-),布鲁津斯(-)。
入院颅脑CT:右侧丘脑脑出血并破溃入脑室系统(双侧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内);出血量约20ml。

治疗经过:入院后明确诊断,排除手术禁忌,10月11日在全麻下行“双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给予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控制血压、补充电解质、加强营养、防治并发症等治疗。
10月16日拔管后复查CT提示:脑室系统基本吸收

10月18日中午患者出现抽搐,短暂持续后迅速恢复,后行脑部CT提示:1.右侧丘脑脑出血并破溃入脑室系统,引流管取出术后;2、右侧额叶血肿;


明确诊断后,排除手术禁忌,10月19日在全麻下行“开颅探查+血管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给予降颅内压……尿激酶溶栓促进引流等治疗。
术后2天CT:血肿减前明显吸收


分享内容:1.脑出血患者的规范化治疗?
2.患者再次出现脑出血加重的因素?
一、治疗规范
•➤血压管理
•(1)应综合管理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分析血压升高的原因,再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降压治疗。
•(2)对于收缩压150~220 mmHg 的住院患者,在没有急性降压禁忌证的情况下,数小时内降压至130~140 mmHg是安全的,对于收缩压>220 mmHg的脑出血患者,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持续静脉输注药物控制血压可能是合理的,收缩压目标值为160 mmHg。
•(3)在降压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血压水平的变化,避免血压波动,每隔5~15 min进行1次血压监测。
•➤血糖管理
•血糖值可控制在7.8~10.0 mmol/L。应加强血糖监测并相应处理:(1)血糖超过10 mmol/L 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2)血糖低于3.3 mmol/L时,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目标是达到正常血糖水平。
•➤体温
中枢性高热、吸收热 、感染 针对病因治疗。
•➤ 止血药物治疗
•止血药物: 氨甲环酸有助于限制血肿体积扩大和降低早期病死率,但长期获益不确定,不推荐无选择性使用。
•➤颅内压升高处理
•颅内压增高的处理:颅内压升高者,应卧床、适度抬高床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需要脱水降颅压时,应给予甘露醇和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用量及疗程依个体化而定。同时,注意监测心、肾及电解质情况。必要时,也可用呋塞米、甘油果糖和(或)白蛋白。对伴有意识障碍的脑积水患者可行脑室引流以缓解颅内压增高,必要时可行颅内压检测。
•➤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脑出血后意识不清醒患者,长期卧床,坠积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
•➤癫痫发作
(1)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
(2)有临床痫性发作者应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
(3)疑为痫性发作者应考虑持续脑电图监测;如检测到痫样放电,应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防治
•(1)卧床患者应注意预防DVT;如疑似患者可做D-二聚体检测及肢体多普勒超声检查。
•(2)鼓励患者尽早活动、腿抬高;尽可能避免下肢静脉输液,特别是瘫痪侧肢体。
•(3)瘫痪患者入院后即应用气压泵装置,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及相关栓塞事件;不推荐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
•➤营养支持
术后营养支持原则上以经肠营养为首选,也可以肠外营养与经肠内营养交替应用或同时应用。营养支持量根据体重计算每日热量25-30KCAL/kg,若合并感染高热者应酌情增加能量供给量。
•➤早期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总的原则:如有可能,应尽早开始适合的和安全性好的康复治疗,适度的强化康复治疗措施并逐步合理地增加幅度。建议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多学科综合性康复治疗。
•➤其他治疗措施
1.呼吸道管理:若意识障碍程度重,排痰不良或肺部感染者可考虑气管插管或尽早气管切开,排痰防治肺部感染,怀疑肺部感染患者,应早期作痰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2.预防应激性溃疡:脑出血早期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
3.护理规范:口腔护理、排痰护理等。。
4.。。。。。。。
补充点:隆德概念——捆绑式治疗
●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及脑能量代谢:艾司洛尔+右美托咪定
●主动镇静镇痛;适当联合美托洛尔(0.2-0.3mg/kg/24h,iv);、可乐定(0.4-0.8ug/kg,q6h or q4h,iv);必要时小剂量的硫喷妥钠(0.5-3mg/h)
●降低脑毛细血管静水压:通过降低平均动脉压达到降低脑的灌注压。
●维持胶体渗透压及控制液体平衡:输注红细胞、白蛋白;适当使用速尿(呋塞米 1-3mg/h)维持胶体渗透压
●维持脑血流量的基础上,降低脑血容量:硫喷妥钠+双氢麦角胺
二、患者再次出现脑出血加重的因素?
补充点———术后再次出现出血的判断:(需及时复查CT!!)
a)意识障碍加深;
b)瞳孔变化不等大或双侧瞳孔散大,特别是手术侧瞳孔散大,常提示颅内压升高及脑疝可能;
c)血压升高或Cushing反应;(发现当颅内压增至接近动脉舒张压时,动物的血压显著增高,脉搏减慢,脉压增大,继之出现潮式呼吸、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终于呼吸停止,最后心跳停搏死亡。这一实验结果与临床上急性脑损伤中所见十分相似,因此,这些生命体征改变,即全身血管加压反应亦被认为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并称之为库欣反应。)
d)侧肢体活动差或肌力下降,痛刺激反应减退;
e)颅内压监测显示颅内压升高。
•➤迟发型脑出血
•➤脑动脉瘤
•➤烟雾病
•➤。。。。。。。?
最后编辑于 2021-10-22 · 浏览 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