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研究生:科研杂谈(流程化写作)
查看病例
目录:
前提摘要
心态策略
写作流程
1.前提摘要
看过我5月份发表的生活杂谈文章的同学,应该发现了我写的东西基本上纯干货,都是我在实战中总结的宝贵经验。
当时写的讨论在当月排行到丁香园第四名,感谢大家对我写作的认可。
然后我就消失了5个月,这五个月我其实间断都在看评论和私信,也在原文中回复了一些评论和答疑。主要问题就是大家在写作开题部分,和统计学操作部分疑问比较多。
这里我将把我所学按照写作逻辑顺序,以及我创作的底层思维模式跟战友做一次分享。依旧是纯干货,纯手打,声明所有内容为本人原创,欢迎监督指导。
另外,这五个月我其实没闲着,一直在学一些新的方法,而且效果很不错,我将把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关键点和细节重点在其中标出,方便大家理解学习。
在此,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本人专硕,英文名COYOTO,通过自学在10个月内完成10篇SCI写作,一篇已发表,一篇选题失败,其他文章均在审稿中。5月份在丁香园发表原创科研杂谈获粉500+,收获一致好评。


2.先讲心态和策略
我第一次开始学习确实是从Meta开始的,当时的心态是,学了总比不学好。另外一点就是,哪怕润色,那就花点钱,也得发出来。哈哈哈,要求真的很低。
总之心态要放平。
Meta分析连着写了三篇,第一篇是基础的Meta分析,纳入了三篇文献,现在回头再看,处女作不行的原因:就是干预治疗的选取不明确。
第二个接触到的就是临床预测模型。
预测模型比Meta分析门槛稍微高点。
所以策略是:先学meta知识(检索策略主要),再学模型。
另外R语言是yyds。底层代码先不看,用学习当中遇到问题,反着逼自己去学就很有效率。庆幸的是,R语言做预测模型,90%都是重复代码。
3.写作流程
我接下来就以临床预测模型开始写。关键点我已标记。
原创 COYOTO 柳叶刀邯郸分刀
#临床预测模型流程化
一套成熟标准化的流程,是很多人共同努力打磨出来的智慧结晶
一套科学、高效、流程化的工作制度,可以让单位、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同样作为一名临床医生
我深刻理解医学生实习之苦
住院医师写病历之痛
主治医师晋升之路漫漫
最终导致自己的SCI写作一拖再拖。
归其原因
第一:时间不够
第二:统计学入门困难
针对上述两点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将写作顺序流程化,以最短的时间高效的完成任务是一种最佳发文之路。
想写SCI,但是又因为不知从何入手,不妨尝试将写作流程化,按照模板一步一步去做,入门后再去丰富细枝末节未尝不是一种良方。
先完成,后完美打破了传统学习思维事无巨细的思想,先迈出“第一步”,作为实现目标的一种捷径值得推荐
因此需要将自己的知识归类
- 把复杂的知识体系重新梳理成流程化的模板,方便读者阅读,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 每篇文章内容阅读时间把握在5分钟左右,做到纯干货教学
- 内容形式主要为预测模型
每一步按照流程操作、学习,就会很快
然后这大概就是心态和策略想说的话
然后我开始码临床预测模型的第一步:数据预处理。
其实应该从选题开始,但我觉得,如上文所述,先完成,再完美。所以我必须把重点干货讲完,再去码其他的。
加油!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