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检验科,向消化内镜科的老师请教关于胃镜检查筛查乙肝表面抗原的几个问题
前几日遇到了一例做胃镜到实验室筛查乙肝的患者,首次检测金标呈极微弱阳性,由于无法确认,金标法复测两次阴性,检测人员心里还是犯嘀咕,实在不放心,又对这个病号抽了静脉血用血清样本进行化学发光法复测,结果为0.05,正好位于cutoff值(<0.05)上,从检测的角度,我觉得金标法由于检测灵敏度的限制会有一定的假阴性,而且化学发光结果正好在cutoff值上,金标法很有可能导致假阴性,应该用化学发光法对血清进行再测复测,若大于cutoff值则报告阳性,小于cutoff值报阴性。但免疫室老师说由于胃镜室医生是按照金标的结果进行胃镜检测,所以应该按照金标复测的结果报告无需再用化学发光复测,最终按照金标阴性发出了报告。针对这个例子我想提几点问题,希望大佬们帮忙解解惑:1 做胃镜筛查乙肝,大多解释是为了防止病人交叉感染,既然是交叉感染为什么只筛查乙肝而不筛查其他会通过血流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比如艾滋病。2 既然金标法灵敏度不够为啥还要用金标进行筛查,用化学发光的方法不是漏诊会更少一些吗?3 有没有前辈知道胃镜室的医生对于阳性和阴性不同的结果会对患者有怎样不同的处置方式?4上面那个案例最终报告阴性有没有问题? 5 乙肝表面抗原仅仅是一个感染标志,而不能判断患者传染性大小,仅仅查乙肝表面抗原是否不够?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