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考沙胺在局灶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拉考沙胺在2019年8月19日取得中国4岁及以上儿童癫痫局灶性发作治疗适应证。2021年2月,单药治疗的适应证被批准。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5岁
患者性别:男
简要病史:
反复抽搐4个月,加重一周来诊。
4个月前,出现抽搐,首次发作表现为双眼上翻,下肢僵直,持续数秒缓解,当天夜间发作5次,外院就诊,予拉莫三嗪口服1月。
3个月前,患儿自诉时有眼睑抖动,复诊后予奥卡西平口服,拉莫三嗪减量。
1个月前,患儿发作较前增多,表现为左手上举,头颈逐渐右转、双眼右斜伴抖眉、挤眼,持续十余秒缓解,最多每日发作4-5次,加用德巴金、开浦兰联合奥卡西平口服(逐渐减量)。
25天前,停用拉莫三嗪,调药初期患儿发作有减少,后再次增多至每日7-8次。
17天前,加用妥泰联合德巴金、开浦兰口服,患儿抽搐发作減少至2-3次/日。
1周前,患儿至外院门诊复查,完善丙戊酸血药浓度低(具体不详),予德巴金加量,次日患儿有一过性发热、鼻塞流涕,当天发作频繁,约30余次/天,至外院住院治疗,予头孢噻肟、苯巴比妥、氯硝西泮等抗感染镇静治疗,患儿夜间抽搐发作明显减少。
1天前,夜间抽搐发作再次增多,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拟"癫痫"收住入院。

入院后发生局灶性发作:表现为左手上举,头颈逐渐右转、双眼右斜伴抖眉、挤眼,持续十余秒缓解。发作频繁,时间短暂,动作刻板。
体格检查:思维减慢,右上肢肌力减低。
视频脑电图:背景偏慢。左侧额、中央尖慢波,左侧额区起始局灶运动性发作。
头颅核磁共振(3.0T,薄层):未见异常。
临床诊断:
局灶性发作癫痫
左侧额叶癫痫
病因:结构性
生活质量:认知损害、右上肢单瘫
治疗经过:
患儿经5种抗癫痫药物治疗,入院时3种抗癫痫药物,患儿每天发作30余次。患儿体重22kg,入院时开始添加拉考沙胺治疗,起始剂量50mg/d,每4天增加50mg,最后拉考沙胺250mg/d。开浦兰慢慢减量,最终维持3种抗癫痫药物,随访无发作6个月。目前妥泰减量中。

相关知识点

2021-10-03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