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肾失功修瘘记 --肾移植术后,内瘘闭塞26年

李xx,71岁,男性,原发病不详。
1994年6月在西安交大一附院确诊为尿毒症,起初采用动静脉直穿行血液透析,同时建立左前臂内瘘,术后不通;1周后改行右前臂内瘘,术后1月开始使用内瘘透析,维持性透析半年后行肾移植术。
长期使用“强的松、环孢素、骁悉”抗排异,平素患者间断存在全身多处骨痛,查骨密度提示严重的骨质疏松。
10年前发现血肌酐升高,目前移植肾已进入CKD5期,近期尿量有所减少,800ml/d。

术前检查右前臂原瘘静脉(头静脉)近吻合口闭塞,其余管腔约3mm。
桡动脉隐约可见一条细线,无血流信号,全程闭塞。其内侧骨间前动脉内径1.7-1.8mm,血流信号较好。
右侧肘部肘部动静脉可以行肘部内瘘成形术。
穿静脉位置距离肱动脉较远,具体吻合视术中情况再做取舍。

按计划在右前臂原切口近心侧2cm处,纵行切开皮肤,分离皮下,剪开桡动脉外鞘,分离出桡动脉,可见桡动脉发白,无管腔,自然看不到血流。

用无损伤镊将暴分离出的桡动脉全段夹捏后,发现出现部分管腔,颜色又白转红。

将分离出的桡动脉远端剪断(原AVF为端端吻合),发现尖端无管腔。

用12.5cm微血管止血钳尖端插入桡动脉断端的隐约的管腔内,轻柔地做机械性扩张。

用泰尔茂6f血管鞘内穿刺针插入桡动脉断端刚刚扩开的管口内,回退约1cm针芯,以防其尖端损伤桡动脉内膜。

移除套管针针芯,可见血液缓慢流出。

将0.035超滑亲水导丝经套管针送入桡动脉。

保留导丝,移除套管针套,更换鞘芯扩张桡动脉。

小心移除导丝,血压从鞘芯快速喷出。

鞘芯接注射器测试桡动脉预扩后的血流情况。

桡动脉闭塞后血流恢复。

用鞘芯将桡动脉全程扩张。

更换6f鞘再次扩张桡动脉全程,经鞘管注射20mg肝素抗凝,然后测试桡动脉血流,发现桡动脉血流恢复良好。

分离出头静脉。

头静脉内径似乎还可以。

拟将桡动脉-头静脉做端侧吻合,所以在头静脉内侧纵行切开长约8mm切口。

经导丝引导下用鞘芯预扩前臂头静脉。

更换为6f带球囊导尿管,插入至肘上甚至更远处,发现切口近心侧约4cm处,尿管通过稍有阻力,于是重点扩张此处头静脉,以防吻合口血液回流不畅。

第一次扩张后未见异常,于是行第二次扩张,结果前臂中段头静脉周围立即出现肿胀,此刻的心情无法用语言形容,沮丧极了。
欲速则不达,怎么办呢?
把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了再说,结果不是血肿增大,而是血流压根儿就过不去,很快吻合口血栓形成。

只得放弃前臂AVF近端重建。立即采取第二套方案,建立肘部内瘘。
分离出肘部血管网,如图所示,视乎有点像重庆的立交桥,并且在图示三个节点的地方渗血,漏液,缝合了前臂头静脉和穿静脉之间的漏液口。

计划在图示红线处剪断。

将贵要静脉中间纤细的部分(含一个出血点)剪断,行端端吻合,如图所示的"2"。
将断离的穿静脉末端"1"血管剪开,扩大其开口,而后与肱动脉内侧纵行切口行端侧吻合。

术后肘部以及上臂震颤良好,上图穿静脉和肱动脉的吻合口被遮挡于贵要静脉的下面。

将贵要静脉拉开后暴露穿静脉和肱动脉的吻合口。
老爷子虽然有瘘啦,但是由于误判了长期服用激素以及抗排异反应药物,患者的静脉血管犹如旧窗户纸,一捅即破,使得功亏一篑;好在早有预案。
吃一堑长一智,本次的教训应该牢记。


最后编辑于 2021-08-27 · 浏览 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