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全景案例】肝内占位性病变|PET/CT-MR异机融合全身检查

发布于 2021-08-23 · 浏览 887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5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全景案例】

四十岁左右的吴先生,体检超声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无肝炎病史,且每年会定期体检,血液检查中肿瘤指标各项均未见异常。前往当地医院做了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肝右叶占位,但良恶性无法明确,医生告知他两个月后复查。

2个月后,吴先生再次做了MR增强复查,结果显示肝右叶富血供病变,并且较之前增大,考虑恶性可能。

患者至上海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及有无转移,出于患者病情综合考虑之后,建议患者行PET/CT-MR异机融合全身检查,多方位观察肿瘤特征性影像表现。

MR图像

img

正反相位T1WI呈低信号,FS 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缘包膜样环形低信号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强化信号逐渐均匀。

PET/CT横、矢、冠三位图表现

img

PET/CT显示FDG摄取明显增高,SUVmax=13.3

PET/CT-MR异机融合影像图

img

PET/CT与MR平扫图像在同一界面的对比图,同时观察病灶的组成成分及肿瘤活性。


img

MR增强动脉期图像与PET相融合,同时对比延迟期及CT平扫时该病灶的影像表现。

通过上述检查显示,该病变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且不同于常见的肝癌,并且PET/CT的全身扫描图像可初步明确目前并没有其他部位的转移,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后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是肝脏梭形细胞瘤。


关于肝脏梭形细胞瘤


可发生在任何器官或组织,形态表现复杂,多类似肉瘤,或伴有形似肉瘤的间质成份。

多见于咽喉部、软组织、胃肠道,少见于其他部位。肝脏的梭形细胞肿瘤原发或继发诊断较困难。

肝脏原发恶性肿瘤中上皮性肿瘤占比最多,部分可呈梭形细胞形态;恶性间叶性肿瘤较为罕见。而在肝脏转移性梭形细胞瘤中胃肠道间质瘤占很大比例。


本例中,PET/CT-MR提供的诊断、治疗依据:

1、MR增强的表现方式为典型的富血供肿瘤,DWI明显受限,均提示为恶性肿瘤的征象;

2、PET/CT检查中病变的FDG代谢明显增高,可达到SUVmax=13.3,而内部未见明确的出血和坏死征象,全身其他部位没有看到原发灶,临床表现没有炎症感染等症状。

上述表现均支持此病灶为恶性肿瘤,且是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87

回复5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