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篇-口/鼻咽通气管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杭师大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ICU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除了医生的诊疗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护士的精心呵护。今天先从最常接触到的口咽通气管开始。
口咽通气管

口咽通气管植入术是指将口咽通气管插入到口咽部,使其维持气道通畅的技术。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硬橡胶或硬塑料制成的J形、中空的人工气道,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主体包括飘缘、牙垫、咽弯曲度三部分,随着口咽通气管型号的增大,其形状和长度逐渐增加,以适应不同年龄和不同体型的心者使用。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简单有效、经济快捷的方法,防止口咽通气管可以减少患者口腔及气道粘膜的损伤,并防止舌后坠,有利于吸痰。
【适应证】
1.有自主呼吸的昏迷患者。
2.舌后坠致呼吸道梗阻、气道分泌物多需吸引、抽搐时防舌咬伤。
3.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
【禁忌证】
口咽通气管不可用于清醒患者,因其可引起恶心、呕吐、呛咳、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等反射,导管移位时还会使气道梗阻。此外,当患者有下列情况时应慎用:①口腔及上、下颌骨创伤。②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③喉头水肿、气管内异物、哮喘、咽反射亢进患者。④门齿有折断或脱落危险的患者。⑤呕吐频繁者。
【操作方法】
1.物品准备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长度为口角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选择的原则是宁长勿短、宁大勿小,因为口咽通气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而达不到开放气道的目的。
2.患者准备昏迷患者放平床头,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使口、咽、喉三轴线尽量重叠。清除口腔及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操作步骤置管方法分为两种:反向插入法和横向插入法。反向插入法时,把口咽通气管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当其内口接近口咽后壁时,即将其旋转180°,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上面抵住口咽后壁。使用横向插入法时,将口咽通气管咽弯曲凹面部分朝向一侧的脸颊内部插入,然后在插入过程中朝着咽后壁旋转90°向下翻转口咽通气管,使口咽通气管弯曲部分凹面向下压住舌根进入。合适的口咽通气管位置应使其末端位于患者的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

4.检测人工气道是否通畅以手掌放于口咽通气管外口,感觉有无气流,或以少许棉絮放于外口,观察有无随患者呼吸的运动。还应观察胸壁运动幅度和听诊双肺呼吸音。检查口腔,以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管之间。

【注意事项】
1.保持管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甚至窒息。注意密切观察有无导管脱出而致阻塞气道的现象。
2.加强呼吸道湿化口咽通气管外口可盖一层生理盐水纱布,既湿化气道又防止吸入异物和灰尘。
3.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并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器械,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内插管术。


鼻咽通气管
是经鼻安置的通气道,适用范围同口咽通气道,但刺激小,恶心反应轻,容易固定,病人端可有侧口,气路端加粗,可防止滑入鼻腔。最大特点是操作简单、实用、有效。

鼻咽通气管置入术
选择合适的鼻咽通气管,长度为鼻外孔至下颌角的距离。选择的原则是宁长勿短、宁大勿小
操作方法:
1.检查患者鼻腔;
2.插管前应准备好吸引器;
3.选择鼻咽通气管,涂上水溶性润滑油;
4.固定病人头部,使其后仰,沿着下鼻道、鼻中隔靠内、与口腔底部平行往后插入;推送至合适深度;
5.如有阻力可轻轻旋转;
6.拔除鼻咽通气管前要先吸净鼻腔及口腔分泌物,于呼气期拔出,以免误吸,当拔除遇到阻力,可使用润滑剂或水湿润后反复转动通气管,待松动后拔除。
【适应证】
1.昏迷患者舌根后坠造成的不完全呼吸道梗阻病人;呼吸困难通过鼻咽管进行氧气吸入者如睡眠呼吸阻塞性呼吸暂停患者发病时;
2.咳痰无力,需经上呼吸道进行吸引者;
3.牙关紧闭不能经口吸痰者等等。
【禁忌症】
鼻息肉、鼻出血或有出血倾向、鼻外伤、鼻腔畸形、鼻腔炎症、明显的鼻中隔偏曲、凝血机制异常、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等。
【注意事项】
置管时切忌暴力,如果用中等力量不能置入,应更换较细的通气管,并且需用棉棒扩张鼻道,可以换另一鼻孔。
【两者比较】
相较于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置入后患者舒适度高,刺激小,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小,易于固定及更换;
鼻咽通气管刺激使口咽部分泌物增多,同时导管内径小,必须定时用细吸痰管吸引,以防堵塞。在呼吸道通畅及通气功能恢复满意后,尽早去除;对于有牙关紧闭、有舌咬伤危险的患者,应配合使用牙垫,妥善固定,定期更换。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