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血管动脉侧限流及超声表现
人工血管内瘘建立时,除了考虑通畅性以外,还需考虑远端肢体的缺血。
对于窃血风险比较高的情况,手术时要对动脉吻合口区域进行控制。一种选择是使用动脉侧呈锥形的人工血管(4mm-6mm)。
如果没有这种类型的人工血管,另一种选择是对6mm的人工血管端进行修剪和缩缝。
我自己常用的修剪方法
只是个人一些经验,可能还有其他的修剪方法。
第一种方法,先将人工血管剪成一斜面,这个斜面的角度主要根据人工血管与动脉的位置关系决定,使得吻合后人工血管与动脉的角度自然,不存在折角和牵拉。缩缝后的直径根据窃血风险决定,一般控制在5mm左右。由于缩缝后的口有些类似椭圆形,所以血流通过的面积将比同等口径的圆形截面少,进一步增加血流阻力。这一种用的比较多。


第二种方法是人工血管与动脉吻合角度较垂直时使用,如下图,用的相对较少。

这些的裁剪后的限流在超声下的表现如下,动脉吻合口的人工血管可见一个“台阶”样的改变,动脉吻合口比直接使用6mm人工血管吻合要小。

对于普通的人工血管,由于血管相对柔软,修剪相对容易,但如果是当下我们在使用的即穿型人工血管,管壁内有硅胶层,相对较硬,缩缝就显得比较困难。

那如何控制动脉吻合口的大小?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人工血管与动脉的吻合采取常规方法,人工血管尽可能不要剪成斜面,这样吻合口就能做到尽可能小,然后在靠近吻合口的人工血管上做限流环,使用的线就是吻合剩下的6-0 聚丙烯缝线,在人工血管表面薄薄的带一针,然后打结,使人工血管壁少许内凹,触诊内瘘的震颤,这个限流的尺度就根据感官经验掌握了。一个环能提供的阻力通常较小或者不均匀,可以考虑做2-3个环。
以下这例患者就做了两个环。

在随访时,超声的表现如下,限流环局部确实有内凹,内径3.5-3.9mm。患者人工血管内瘘使用良好也无窃血症状。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