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的一些注意事项


骨髓穿刺具体过程(体位、定位、消毒、铺巾、麻醉、穿刺、抽取骨髓液送检、再次消毒覆盖伤口、嘱托术后注意事项)不再一一赘述,分享一些注意事项,可能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流畅度,欢迎各位指正:
一、定位:定位时,双手由两侧向中间滑,对比两侧;选择一侧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骨面较平坦处。
二、麻醉:
1、常规都是先30-45度进针,进入皮下,回抽无血,在皮下打一个皮丘。注意,进针角度5-10度时,为皮内注射(即在表皮与真皮层之间),个人感觉此时阻力很大,麻药不易推进;但查阅园内相关资料,似乎皮内注射更易形成皮丘?
2、然后垂直进针,逐层浸润,同样针管回抽无血再打麻药。
注射器针尖轻轻试探,若有抵触感,说明到达骨面。
浸润至骨面后,以垂直方向上麻药注射为主;再退针少许,可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打麻药。
三、穿刺:
1、持针手法:跟其他穿刺持针手法不同,骨穿为握持式,非执笔式。
2、先垂直进针到达骨面,如前所述,此时可有针尖抵触感。确定到达骨面后,再往深部进针。
3、到达骨面后,旋转进针进入骨髓腔;旋转进针过程中,穿刺部位皮肤容易移动,可能导致穿刺针方向偏斜,此时可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针尖。进入骨髓腔时,一般有明显落空感,且此时穿刺针固定。
四、抽取骨髓液送检:
抽取不出骨髓液的原因:进针过深或过浅;高白细胞等致骨髓粘稠度较高;骨髓纤维化等。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