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认识一下这个妖孽——气管支气管结核镜下表现

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ehial tuberculosis,T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确诊依赖支气管镜检查及细菌学或病理学证据。
溃疡坏死型:病变以局部溃疡及坏死为主。表现为病变区域在充血、水肿的基础上,局部出现边缘不整、深浅不一的溃疡,溃疡表面常有灰白色于酪样坏死物覆盖,溃疡深度随病变轻重各异,轻者仅局限于黏膜层,重者甚至可导致气管、支气管软骨的破坏,病变区域触之易出血。此型抗酸杆菌检出率较高,属结核病变损伤的明显期。
溃疡坏死型(镜下较轻表现):

溃疡坏死型(镜下较重表现):

I型(炎症浸润型):病变以充血及水肿为主。表现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病变局部黏膜表面见灰白色粟粒状结节,气道黏膜下组织肿胀而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此型在支气管黏膜处刷检涂片有较高的抗酸杆菌检出率,活检可见支气管组织中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属结核病变早期组织学改变。摘自2012年版《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
气管镜下表现:

上图可看到患者左主支气管内黏膜充血,表面见灰白色粟粒状结节,属于炎症浸润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镜下表现可以合并一种或多种表现,特别是对于炎症浸润型、溃疡坏死型、肉芽增生型、瘢痕狭窄型这四型来说,临床中往往两种合并情况较多。比如上图患者左主支气管内病变较轻,属炎症浸润型,随着气管镜继续深入,到了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可以看到管壁大量白色干酪物,即溃疡坏死型(同一患者,见下图)。

Ⅲ型(肉芽增殖型):病变以局部肉芽组织增生为主。气管、支气管黏膜的充血、水肿减轻,黏膜的溃疡面开始修复,病变明显处可见肉芽组织增生,表面可见坏死物,增生肉芽组织将管腔部分阻塞。此时组织学改变处于结核病变损伤向修复期的过渡阶段,活检常可见到较典型的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及朗汉斯巨细胞。摘自2012年版《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
支气管结核(肉芽增殖型)的气管镜下表现1:管腔内见大量肉芽组织增生。

支气管结核(肉芽增殖型)的气管镜下表现2:下面这幅图也是属于肉芽增殖型为主,合并溃疡坏死型。气管镜下可见表面少量干酪物附着,干酪物下附着肉芽组织,且增生的肉芽组织质韧,与管壁之间有较强的附着力,活检可表现为玻璃样变性。

Ⅳ型(瘢痕狭窄型):病变以瘢痕形成、管腔狭窄或闭塞为主。气管、支气管黏膜组织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取代,形成瘢痕,纤维组织增生及瘢痕挛缩导致所累及的支气管管腔狭窄或闭塞。此型病变结核趋于稳定或痊愈,刷检查找抗酸杆菌多为阴性。组织活检也多无异常发现。摘自2012年版《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
支气管结核(瘢痕狭窄型)的气管镜下表现:


随着支气管结核病变的好转,增生的肉芽组织或干酪物会逐渐形成瘢痕,当管腔通畅或轻度狭窄时只需观察随访即可。当狭窄部位位于中央型气道,并引起严重狭窄时,应积极予以治疗,如球囊扩张、冷冻、硅酮支架植入等。
V型(管壁软化型):受累的气管、支气管软骨环因破坏而缺失或断裂,因失去支撑结构导致气管、支气管管腔塌陷,并形成不同程度的阻塞,尤以呼气相及胸内压增高时明显,病变远端支气管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支气管扩张。本型患者确诊时,结核病变多已稳定或痊愈,可表现为反复非特异性感染。摘自2012年版《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
支气管结核(软化塌陷型)气管镜下表现:


Ⅵ型(淋巴结瘘型):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结核破溃入气道形成支气管淋巴结瘘。淋巴结结核破溃前期表现为局部支气管因淋巴结结核外压、侵袭导致的黏膜充血、水肿、粗糙及管腔狭窄;破溃期表现为淋巴结破溃人支气管,局部溃疡形成,白色干酪样坏死物溢入支气管管腔,瘘口周围组织充血水肿;破溃后期表现为炎症消失,组织修复,瘘口肉芽肿形成,瘘口愈合闭塞,局部遗留有炭末沉着。摘自2012年版《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
淋巴结瘘型气管镜下表现1:

支气管结核(淋巴结瘘)的气管镜下表现2:淋巴结瘘型支气管结核分为三期,分别为:破溃前期、破溃期、破溃后期,其中破溃期的主要表现为白色干酪样坏死物溢入支气管管腔,瘘口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临床中我们发现破溃期的气管镜下表现可再细分为两型:干酪坏死型(上图所示)和肉芽结节型(下图所示)。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