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眦韧带损伤及外伤性眦距过宽
內眦韧带损伤及外伤性眦距过宽
内眦韧带损伤的即刻处理原则与眼睑撕裂伤相同。组织必须尽可能准确地复位,任何泪道损伤都应如上所述进行处理。很少有必要仅修复内眦韧带前肢。主要目的是对内眦韧带后肢进行重建,该技术依赖于可用的后侧固定点。
內眦韧带前肢重建(图7.2)

图7.2
原理
使用不可吸收或金属缝线来重建内眦韧带的前肢。
适应症
局限于前肢的内眦韧带损伤。如果内眦韧带的后肢同时损伤,而只修复前肢,则眼睑位置倾向于靠前。
方法
1. 若损伤相对靠外侧,见内眦韧带前肢折叠(图7.2;p63)。
2. 如果损伤相对靠内侧,见内眦肌腱缩短(p157)。
內眦韧带后肢重建
内侧眶壁固定(图7.3)

图7.3
原理
用不可吸收或金属缝线将内侧眼睑组织固定在内侧眶壁上。
适应症
泪液引流系统完整的眦距过宽并內眦韧带后肢损伤,且能找到稳固且位置合理的眶内侧壁固定点,。
方法
见内眦韧带后肢折叠(图7.3;p64)和内侧眦切除(p67)。
泪囊后固定(图7.4)

图7.4
原理
将不可吸收缝线或钢丝缝合线从开放的泪囊后方穿过,用来将内眦和眼睑组织重新向内侧后方连接到后部泪囊筋膜。
适应症
眦距过宽并内眦韧带后肢损伤,当必须打开泪囊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且泪囊后方组织充足时。如果泪囊后方组织不充足,必须用骨螺钉和缝线、可缝合的微型钢板或经鼻金属缝线进行牢固的后部固定。
方法
1. 在实施鼻腔泪囊吻合术第1-3步(p169)后,用带不可吸收或金属缝线的25mm弯针或更大的针穿过已打开的泪囊底部后方的骨膜组织,并将其从鼻中取出(图7.4a)。
2. 将针以与之前行程近似平行的方式向后穿行(图7.4b)。
3. 缝挂睑板或任何可用的内眦结构并结扎缝线(图7.4c,d)。
注意:a.可以将缝线附着在内眦结构或睑板上,然后将缝线的双臂穿过泪囊的后面以便将其在鼻内结扎。当缝合泪囊和鼻黏膜后瓣时,线结将会被埋藏。
b.任何小管损伤必须如前所述进行处理(图7 .4e)
4. 完成鼻腔泪囊吻合术第14-18步(p171)。
经鼻金属缝线(图7.5,7.6)

图7.5

图7.6
原理
将一根金属缝线穿过鼻部,附着在两侧的内眦组织上。当它收紧时,眦间距离减小。为了得到适当的矫正,可能需要去除骨和疤痕组织。鼻腔泪囊吻合术通常是必要的,然后将金属缝线穿过打开的泪囊壁(图7.5a),但这并不总是必需的(图7.5b)(见p157)。金属缝线可以直接连接到内眦结构(图7.5a,b)或间接连接到睑板(图7.5c)。
适应症
眦距过宽,当没有适当的同侧后固定点时。骨螺钉和缝线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方法,但需要后固定的部位有适当的骨可用。另一种选择是微型钢板,它可以用螺钉固定在牢固的骨上延伸到所需的后固定点,将缝线附着于此。经鼻金属缝线不依赖于骨的附着,因此当往往需要广泛清除碎骨和疤痕以矫正外伤性眦距过宽时,它通常是外伤后最好的技术。
方法
1. 用Y型切口或在特殊情况下其他合适的方法暴露内眦结构(图7.9a)。
2. 尝试辨识出泪囊窝还残存下什么,切开它上面的骨膜然后将它与泪囊一起反转到外侧。
3. 使用例如锤和凿、磨钻或咬骨钳去除所有多余的骨,切除、游离粘连和疤痕组织,直到内眦能够正确定位于此。
4. 视需要治疗泪道引流系统。通常这包括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并酌情缝合后部泪囊及鼻黏膜瓣——第1-4步(p169)。
5. 暴露对侧内眦韧带。
6. 保留韧带的内眦附着处完整,切断前泪嵴上的骨膜。
7. 将泪囊窝骨膜抬起,并将其与泪囊一起向外反折。
8. 用弯针在靠近骨膜附着处穿过内眦韧带下方,避免损伤泪囊,并围绕韧带拉一个金属线环(图7.6a)。
9. 将金属线的两端穿过带4’0’尼龙缝线的Mustarde锥钻或Wright筋膜针的针眼,将器械尽可能靠后送到泪囊窝(图7.6b)。
10. 将器械穿过鼻推进鼻腔造瘘或泪囊窝区(图7.6c)。取下金属线的两端以及尼龙缝线,然后再通过针眼插入另一根尼龙缝线并退回取出器械。
11. 将金属线两端直接(图7.6d)或间接(图7.12c)固定在任何稳固的内眦结构上。如果泪囊是开放的,金属线将穿过泪囊鼻腔吻合处(见图7.5a),但也可以将其在完整的泪囊的前方穿过(见图7.5b)。
12. 按需要旋拧金属线以矫正眦距过宽,并将金属线末端埋藏起来(图7.6e)。
13. 酌情缝合前部泪囊及鼻黏膜瓣。
14. 将尼龙缝线穿过伤口两侧的皮肤。缝合皮肤创缘,将尼龙缝线结扎在垫枕上,3-5天后拆除(图7.12e)。
并发症
任何内眦韧带重建都会有复发眼睑位置异常及眦距过宽的倾向。因此在手术中畸形总是应该被过矫。不可吸收缝合线可导致肉芽肿等。
(以上内容翻译自《A Manual Of Systematic Eyelid Surgery 》第三版)。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