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除了抗感染,发热竟然抗癌?!PNAS报道

发布于 2021-07-11 · 浏览 1430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9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caiwj2001 +1丁当

芒果将从①临床诊断思维;②为什么体温是37℃?③发热到底是怎么回事?④有种病叫发热待查;⑤发热时血常规变化;⑥IL-6,如果早点遇到你;⑦CRP,从临床到科研;⑧发热,再烧一会儿?Immunity报道⑨Nature报道不明原因发热新突破;⑩发热相关基因,可以发生信论文吗?可以!等诸多角度,结合临床、科研、教材和指南以及优秀推文等全面总结发热的相关知识。

img

以下内容整理自生物探索,特此感谢分享。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所Erika L. Pearce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机体体温升高有益于优化CD8+T细胞的代谢活性和功能,增强线粒体蛋白的翻译效率,从而有效抵御肿瘤细胞侵袭。该论文发表在《PNAS》上,题为Fever supports CD8+ effector T cell responses by promoting mitochondrial translation。

img

近来研究发现,发烧可能与细胞因子大量分泌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早期激活相关。为了体外模拟人体发热过程,研究人员分别在37°C和39°C的环境下利用抗CD3/CD28激活纯化的CD8+ T细胞进行24小时培养。结果发现高温激活的CD8+T细胞能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同时,由于发热时机体新陈代谢加快,糖代谢加强,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增多。因此,葡萄糖代谢相关分子的表达量也增加。

img

此外,高温激活的CD8+T细胞会完成从静止幼稚 T 细胞到完全激活的效应 T细胞表征的转变,产生能控制病原体或肿瘤生长的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分子。不仅如此,在T细胞的进化过程中,糖代谢会出现一种“重编程”现象,且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及肿瘤代谢复杂性的了解深入,发现该现象正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后,研究人员将这些激活的T细胞过继到髓系白血病小鼠体内,惊喜地发现小鼠体内抗肿瘤反应增强,且注射39℃刺激T细胞的白血病小鼠生存率显著提高,这进一步说明发热有益地提升宿主免疫力。

img

众所周知,线粒体能调节细胞内的能量水平及氧化还原状态,并经多条信号传导途径影响肿瘤细胞命运,且线粒体翻译延伸因子4(mtEF4)是线粒体蛋白翻译过程的“开关”,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研究人员将线粒体翻译抑制剂(Antibiotic tigecycline, TIG)处理后的39℃ T细胞重新过继转移至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中,发现接受TIG处理后的39℃ T细胞的小鼠抗肿瘤能力减弱,说明线粒体翻译因子是39℃ T细胞在调控抗肿瘤进程中或不可缺的。

img

当线粒体翻译受损时,CD8 + T E细胞暴露于发热温度的保护性抗肿瘤作用就会消失。总而言之,该研究揭显示,发热有益于CD8+T细胞的代谢过程、增强自身的抗肿瘤能力,简单来说,就像是一台计算机不断的升级过程。未来,或许能将该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中,为肿瘤患者带来希望。因此,“小病不断,大病不犯”或许不是谣传!!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430

1 19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