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大骨科上岸复试经验

一恍惚,已经距离初试过去半年多了,距离复试结束快3个月了,自己也马上要开学迎接崭新的研究生生活了。心中有许多感慨,初试时的挑灯阅读,复试时的紧张、复试后的喜悦。诚然,初试是我们进入目标院校的第一步,复试则是你走进目标院校的最后一步,两者都是一样的重要,切不可因初试成绩很高而得意忘形,因为比你优秀的大有人在。所以,在此写下自己复试时的准备经验,为后来者借鉴,若有所帮助,吾心甚是安慰。
(顺便插一句,想看初试经验的可以点击这:21成功上岸中大骨科专硕经验分享)
首先,弄明白复试考什么?
像中山2院的复试包括:笔试+面试,总共500分,其中笔试160分,面试340分。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50%,最后看总分排名由高到低录取。有点科室还会考临床技能,内科还会考问诊,而骨科不考操作。具体考核内容和方式可以见官网上的下图:

弄明白了考什么,开始着手准备了。
联系导师
首先,初试成绩出来后,最好在1周内给自己有意向的导师发一个邮件且邮件中附上自己的简历,并且表达下自己想读他的研究生的意向,一般老师都是很官方回答,叫你复试好好准备,我当时就只发了一个老师,老师很官方的回答,后面就没再发了。
简历准备
对于简历这一块,主要包括你的一些基本信息,初试成绩,大学教育经历 ,实践经历或科研经历等
笔试准备
附二笔试内容分布是:名词解释(中英都有)+简答题+论述题,以及英译中,中译英各1道
大概我是3月份准备专心复试的,前面有在网上搜集一些英语口语啥的。笔试外科考的是整个大外,所以当时我是先把历年题看一遍,看了一下哪部分考的较多,再把考过的内容在书上圈出来且试卷上出现的章节会重点看一下,看不下去的时候就是看外科考研视频。针对名解,试卷上出现的章节会把其中每小节带有英文的都背一下,普外与骨科的也记忆背诵了。而简答与论述题,试卷出现过的必须记得滚瓜烂熟,其次我看普外与骨科考的多,又把这里的适应症,治疗指征,治疗方法啥的背诵了一下。最后英译中与中译英,历年题只会有个题目的大致梗概,没有具体内容,比如汉译英“体液的分类”,当时我是返回课本把总论水电解质平衡中出现过的英语和中文都背熟且会默写,并且把题目中的词对应的英文记忆背诵了下。考试前一天又把历年背了一遍,考试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历年题,但其中仍有2、3道历年没考过的。历年题我是向一位中大学长买的往年复试资料。(由于考完之后,便把考试的事抛在脑后,所以当时笔试的内容忘的差不多了 )
面试准备
附二面试内容:自我介绍+专业题2道(1道中译英,1道类似中文论述题),之后就是老师自由提问
自我介绍的话,英文和中文都准备好一篇,这个我2月下旬就在准备了,询问了一下师兄大概2-3分钟,我当时写的内容包括自己一些基本情况,我为什么考研啥的,每天早上都会进行朗读背诵,至于发音问题,前期我也找了些视频想练个英式发音,但后面我感觉自己口语、口音定型了,一个来月讲一口地道的英语希望不大,后面我就争取背诵流利,找停顿感(让老师觉得你不是单纯背诵),每次背诵自己录音,后面听听哪些词发音不准,有卡顿,有时对着镜子练习。后面接到通知,由于进复试人太多,自我介绍改成1分钟,后面便缩短了改为1分钟。
因为当时不知道有没有口语,自己也准备了15个常见问题,但后面事实没有这一项。
至于专业题,把自己所在科室的书上内容仔仔细细看几遍,书上的出现英文的内容要求会读和背诵。当时我把骨科内容背了5-6遍。
自由提问,如果有科研的老师会问你关于科研的内容,没有科研的,就会从简历上发问(有的也没有问到),或就老师自己随便发问。
现在说说我面试情况,我们是1个人是给了10-15分钟,在外面排队,等老师叫你。进会议室前,先把自己准备的多份简历交给科密。一进会议室,里面有6、7位老师,其中5位主任围坐在一张桌子上,面试者坐在桌子的一头,科主任坐在另一头。坐在桌子上,一位老师会叫你从许多信封中抽一个,里面装的是题目。我当时运气是真好,抽到的题目分别是:自我介绍,
抽到的中译英是“请用英文说一下骨科的晚期并发症”,中文论述题是“腰腿痛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但即便自我介绍背了好几遍,中间还是卡了一下。后面自由提问老师问了“你对骨科哪个方向感兴趣,你大学时有没有科研经历,你以前去过骨科实习过吗”,当然,楼主也没有科研经历,我就如实说了只有以前生化时做过实验,之后老师又问“按道理,大学应该有很多种这种科研竞赛啊”,我就说了以前学习成绩差,后面就想着搞好专业成绩没去做实验。其中,中间出现一个搞笑的事情,老师问你对哪方面感兴趣,我说对脊柱,后面我接着说我大妈有骨关节炎,我妈有类风关(这些都是事实),然后有2个老师笑了,那不是关节吗,怎么想到搞脊柱了,关键这时候我还接了下去,我说这两者没啥区别把,我还举了一个强直性脊柱炎的例子,后面我都不知道当时我说了啥圆场的。
后面,复试完,我感觉我应该能进,因为我把老师逗笑了,感觉专业题答的也还行(现在想想怎么来的迷之自信 )。回酒店之后,没过多久,一个师兄说我过了,但复试表现的不是很好。但当时,我只沉浸在前半句,心情也很激动,立马给爸妈各自打了一个电话,又给我姐打了个电话,心里想着家里人这下可放心了,不用再操劳我考研的事了。打完之后,内心还是很激动,又跟平时几个同学报喜。索性,后面导师出来了,录取的也是脊柱方向,老师也是个博导,虽然不是我最初联系的那个。但自己对这没太在意。
写到这,初试和复试经验已经并数写完了,自己的考研生涯暂告一段落了,而你们的或许才刚刚开始,我想说的是“坚持下去,一条路走到黑!”。
还有5个月多快初试了,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坚持,坚持住,不要停下来,走着虽然慢,但也比停下来快。
最后,以下这句话送给还在桌案前奋笔疾书的你和即将开启研究生生涯的我,以此共勉: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这一生!!!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