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读书9:《丁泽民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王业皇主编
第9本书:《丁泽民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王业皇主编,2007,6
P81:原文“丁氏挂线疗法的继承与创新”
一 挂线疗法简介
原文“传统挂线疗法的作用主要有四点:①异物刺激作用;②慢性勒割作用;③引流作用;④标志作用。”
二 丁氏挂线疗法的演变
“丁老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形成了有着自己特色的丁氏挂线疗法,即根据不同患者的瘘道走行特点,采用不同的挂线方法。”
1 中位挂线法
适应症:“没有明确内口的高位肛瘘患者,瘘管较细,盲端部死腔较小,且盲端部硬结组织相对较少,创面较新鲜。”
手术方式:“⑤对肛直环上方残余瘘管及窦腔予以搔刮冲洗,清创至创面新鲜无硬结组织为止。此时在肛窦部做人造内口,使得内口在管道同一垂直方向上,从人造内口引入橡皮筋(单股或双股),术中不紧线。”(读者备注:该处对手术方式的描述,有悖常理。也是很容易让人质疑的地方。我的理解是,此处所说的瘘管是粘膜下瘘管,距离病变肛窦很近,仅仅隔着粘膜层,可以就近挂线引流。如果是这样理解,那么此处的瘘管不能说成是高位肛瘘。)
“丁氏挂线疗法中的中位挂线方法,是对传统挂线方法的一种改良,这种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在瘘管顶端挂线,从而勒割大量括约肌,导致肛门功能的损害。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初期,伤口较大,暂时不紧线使得引流通畅,有利于顶端伤口的愈合;而到了后期,伤口逐渐缩小,引流欠佳,则又易形成新的官腔,而有了皮筋作为引流,则可以克服这一弊端;最后待创面肉芽生长充实后予以紧线,勒割组织较少,也不会对肛门功能造成大的影响。这是丁氏中位挂线方法的理论根据之所在。”
2虚挂线法
适应症:“①高位肛瘘没有明确内口,而瘘管位置较上(深)且狭长而采取人工造口者。②瘘管清创彻底,引流通畅者。”
手术方式:“④用探针探查,如有明显内口,则于内口处将探针引出,挂皮筋(单股)或丝线,不紧线,仅起引流作用; 如无明显内口,则于肛窦部做一人造内口,挂皮筋(单股) 或丝线,不紧线,仅起引流作用。对于肛直环以上的瘘管,予以搔刮冲洗,盲端旷置,不损伤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读者备注:我反复看过很多遍,依然没有搞懂,这里所说的瘘管是否穿过括约肌?按照Parks分类属于哪一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引流不畅是影响肛瘘术后愈合的重要因素。利用挂线的引流作用。可以使分泌物顺线引出,并可以利用线的异物刺激作用,促进创面肉芽生长,达到治疗的目的。国外学者将其称为“泄液线”。这就是丁氏挂线疗法采用虚挂线法的理论依据。”
3 切开旷置法(不挂线)
适应症:瘘管空腔范围较大,清创彻底,肛直环较硬(纤维化),内口位于肛窦处,切口引流通畅者。
手术方式:“③有外口的患者用探针从外口探入,切口瘘管直至瘘管顶端。由于肛直环较硬,已纤维化,可以切断部分肛直环。切除全部主管道,并将其旷置。对于有明显内口的患者,应对内口处彻底清创搔刮。④仔细探查有无支管。如有支管,应沿支管走向在其对应的肛缘做切口对口引流,必要时可与主管道间挂浮线,同时应对支管予以搔刮。”
“用切开旷置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因部分肛瘘患者病程较长,肛直环已纤维化,切开部分肛直环不会引起完全性肛门失禁,且痛苦相对减轻同时也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切开旷置法虽不挂线,但却是丁老在实践中对挂线疗法改良和发展的体现。”
三 丁氏挂线疗法紧线时机的把握
“运用丁氏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时候,术中不紧线,等到术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到接近挂线的时候,采用紧线或抽线的方法,这样创面生长的材料已充实,即使紧线也不会对肛门功能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时在紧线的时候,丁老认为应当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并尽量使挂线呈单向切割,防止粘连或缺损。”
四 丁氏挂线疗法的延伸
1 挂线方法的延伸
受丁老的启发,后学在继承丁氏挂线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延伸。在中位挂线时,使用了挂双股皮筋的方法,加强了慢性切割的力量和引流作用。但应注意紧线的时机,避免切割过快,导致肛门功能的破坏。受虚挂线启发,后学使用了对口引流拖线法,辅以去腐生肌药物,获得良效。
2 挂线材料的选择
传统挂线疗法在挂线材料的选择上多以橡皮筋为主,随着虚挂法的出现,丝线也作为了挂线选材之一。但丁老对此仍不满足,他提出临床可以试用药线挂线,既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同时也可去腐生肌,促进创面的生长。不仅如此,丁老还有更大胆的设想,他相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出现一种新型材料的挂线,既能完全代替引流物,又能单向、缓慢、持续、均匀切割肌肉组织。
3 挂线适应症的延伸
以前临床使用挂线疗法,取其慢性切割和持续性引流作用来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避免了完全性的肛门失禁。受此启发,丁老将其运用于肛门狭窄的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了“盆底失迟缓综合征”,但治疗上十分棘手,丁老大胆创新,将挂线疗法的适应症加以延伸,取挂线的异物刺激作用来治疗盆底失迟缓综合征,获得满意效果。



(免责申明:我相信,人性本善,大多数人都是好的。我是一名有着执业医师证的在职医师。我购买了此书并从中获得专业提升。我非常尊重本书以及本书的作者。如果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我,我会及时按照著作者的方式处理。)
最后编辑于 2021-07-03 · 浏览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