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系列①:实验室突发溢洒和意外暴露事件的处理

任何情况下,如果怀疑有严重性的意外,都将应被视为重要的意外事故处理。
一、突发溢洒时处理
当发生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质溢出时, 应采用下列处理规程:
1、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
2、向纸巾上倾倒适当的消毒剂,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中心进行处理。
3、作用适当时间后(例如30 min),将所处理物质清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则要使用簸箕或硬的厚纸板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以待处理。
4、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并消毒(如有必要,重复第2~5步)。
5、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弃物处理容器中。
6、按程序脱掉防护服,消毒。
7、污染物泼溅:发生小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同时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范围和程序,登记备案。
二、突发职业暴露应急处理
发生职业暴露后,应采取的局部处理措施:
1、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75%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
2、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有伤口,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进行止血。
3、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4、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再包扎伤口;
5、发生重大事故时,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向主管领导和专家报告。如果疑似接触艾滋病人的样品,同时抽血检测HIV抗体,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要定期检测。同时登记备案。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