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科研与基金申请之我见——对独立进入科研工作青年才俊的一点建议

发布于 2021-06-22 · 浏览 1863 · IP 湖北湖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31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科研与基金申请之我见——对独立进入科研工作青年才俊的一点建议

于志文

 作为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申报科研基金项目是科研实践的前提和重要工作组成。笔者常常见到刚刚独立或初入领域的新手,在研究基金申请时会遇到很多问题,陷于迷惑。本文就此浅谈一些个人经验体会,以此抛砖引玉,期望对有志于科研的年轻人起到启发帮助和引导作用。


1.科研是基金申请的大树根基:科研基金申请既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空中楼阁。一般而言,做出一个好的课题申请,它既是过去研究精华的整理、梳理与总结,更是在过去研究工作积累上必然开出的一朵新花。从这个意义上讲,申请者应该很好地将过去的研究工作梳理一下,理出重要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研究进行构想和假说创新。而这一工作正好对应了基金申请第一部分要求的研究背景和工作基础假说等内容。


2.基金申报是厚积薄发的果实:在基金申请中,无论申请者还是基金评审都会非常重视研究者以往的工作基础。第一,可以以此证明申请者具有课题申请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基金评审者需要凭借申请者过去的工作成绩,借此判断其科研能力。因此,基金申请应该是在正式申请前很多年就应该开始着手准备。而不少研究者在基金申请前临时抱佛脚,这时才感觉由于过去研究积累不够,导致申请难度增加。因此,平时练就一身硬功夫,扎扎实实做好前期的研究工作是做好基金申请的必要组成和前提。


3.从研究中理出适合基金申请的思路和脉络:除了上述两点,基金申请时如何选题并发挥自身的研究优势,也是基金申请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我们常说:“临阵磨刀,不快也亮”就是这个意思。申请者一定要在繁忙杂乱的工作中,好好静下来梳理并集中提炼出自身过去工作的亮点和重点,并由此引出具有创新和竞争力的研究申请课题。另一方面,需要大量仔细阅读理解和掌握本课题领域内的国内外进展,并提出具有突破和洞见性的研究假说。笔者见到不少初级研究者,经常忙于具体研究的技术问题,但对本领域研究的理论思考明显不足,没有达到基金申请要求的理论高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的基金申请课题会让基金评审感觉缺乏领域内理论的素养和研究把握,因此难以相信申请者的研究能力。尤其是随着国内研究实验条件和实验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理论上的能力成为评审者重点考察的方面。而这个方面的能力,研究者如果不注意平时的培养和深入思考,是很难在基金申报的短短几个月内有大幅提高的。

4.研究和基金申请的要点:下面就申请者申报基金时常常面临的几个容易忽视的重点事项给予提醒。

(1)注意课题申请理论或实际研究意义的选择

对于初步独立的研究者,应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和兴趣特长,选择偏向基础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课题。其目的是集中和发挥优势,以便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同时,这方面的尽早抉择也会为将来的长期发展及时奠定基础。

(2)注意课题申请研究基础和创新的平衡

对于基金申报,掌握在过去工作经验和积累上创新的平衡是一门艺术。由于基金评审既会注重研究的逻辑和立论基础,也同时兼顾研究的突破贡献和潜在价值。初入者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是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加以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3)注意研究假说和实验设计的一脉贯通

申报基金在动笔前需要对研究课题进行通篇思考。在确立研究假说后,需要写出研究重点和设计方案纲要。在确立研究主干后,以此进行研究设计细节的展开。从逻辑上讲,研究方案和实验设计是研究设想和假说的实验证明,应贯通和紧扣主题。作为初入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肯定存在诸多研究经验和实验能力方面的限制,因此在申报课题时不要求大求全,仅需对一两个关键问题进行有深度和详尽的抽丝剥茧的实验设计和探索。

(4)注意申请书撰写细节

客观上讲,对于初步独立进行研究的申请者而言,在基金申请中存在固然的先天不足,譬如以往研究积累和经验等方面,而基金候选人的未来潜力和发展以及工作态度是否具备科学家应有的严谨成为基金评审的一个重点评审内容。其中很重要的包括申请者的理论水平及研究工作态度等。因而,对于研究工作的极具挑战性,严肃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是科研工作的最基本的素质和重要保障。因此,研究新手即便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先天不足,但完全可以在申报基金书写质量上加以弥补和发挥。尤其是基金申请竞争激烈要求严格,撰写者必须全力保证申请标书的细节质量,注意错别漏字,格式标准及语句的逻辑性和科学严谨等。

(5)注意尽早定向专注一个领域的研究

申报基金只是研究工作的一步,对于立志投身科研的年轻人,在战略考虑上需既要重视眼前,也要立意长远,即尽早选定长期乃至一生的研究主干和方向。凡有大成者,专注是成功的必要而重要的条件。选择真正感兴趣和有价值的课题方向,对于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优势积累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其次,专注可以更快的深入并吃透理解研究问题的核心和实质。最后,在繁多的工作实践中,专注可以保证对研究课题脑体精力的足够投入,以便速度推进课题进展。无论其它客观条件和情况如何,专注使得一个人在一个专业问题可以比其它人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乃至思考。如果能在一个关键问题上集中全力则更好,造成在众多研究者中脱颖而出的更大可能。综上所述,“利出一孔集中突破”,这种假以时日的专注,随着时间一定会显出优势。这种长期策略的考量,与当前课题申报的短期目标结合,应是申请者最佳的逻辑上的必然选择。

寥寥数语难免挂一漏万,瑾此,祝您成功!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863

2 48 1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