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考试冲刺高分杀手锏篇:疾病辨证要点汇总【最新十版教材】
中医内科学备考·疾病辨证要点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1.辨实证与虚证、2.辨风寒与风热、3.辨兼夹证、4.辨顺势与逆势
第二节 咳嗽:1.辨外感与内伤、2.辨痰的特征、3.辨咳嗽特征
第三节 哮病:1.辨发作期与缓解期、2.辨寒热
第四节 喘证:1.首辨虚实、2.实喘辨外感内伤、3.虚喘辨病位
第五节 肺痈:1.辨病期、2.辨顺逆
第六节 肺痨:1.辨病变部位、2.辨顺证逆证
第七节 肺胀:1.辨标本虚实 、2.辨脏腑阴阳
第八节 肺痿:当辨标本虚实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悸:心悸者首应分辨虚实
第二节 胸痹:1.辨标本虚实、2.辨病情轻重
第三节 心衰:1.辨轻重缓急、2.辨标本虚实
第四节 不寐:1.辨受病脏腑、2.辨病情轻重久暂、3.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附】多寐:
脑系病证
第一节 头痛:1.辨外感与内伤、2.辨头痛部位、3.辨头痛性质、4.辨病势顺逆
第二节 眩晕:1.辨相关脏腑、2.辨虚实标本、3.辨缓急轻重
第三节 中风:1.辨中经络与中脏腑、2.辨闭证与脱证、3.辨顺势与逆势
第四节 痴呆:1.识病期、2.分缓急、3.辨虚实
第五节 癫狂:1.辨癫证与狂证、2.辨虚证与实证、3.辨病情之轻重
第六节 痫证:1.辨病情轻重、2.辨病性虚实、3.辨阳痫、阴痫
脾胃系病证
第一节 胃痛:1.辨虚实、2.辨寒热、3.辨在气在血、4.辨兼夹证
【附一】吐酸:
【附二】嘈杂:
第二节 胃痞:1.辨实痞与虚痞、2.辨热痞与寒痞、3.辨在经(气)与在络(血)、4.辨胃痞与腹胀
第三节 呕吐:本病的辨证当以虚实为纲。
第四节 噎膈:1.辨病性的虚实、2.辨病邪的偏重、3.辨病变的预后
【附】反胃:
第五节 呃逆:1.辨生理或病理性呃逆、2.辨虚实、寒热
第六节 腹痛:1.辨虚实、2.辨寒热
第七节 泄泻:1.辨轻重、2.辨缓急、3.辨寒热、4.辨虚实
第八节 痢疾:1.辨久暴,察虚实主次、2.辨寒热偏重、3.辨伤气、伤血、4.辨邪正盛衰
第九节 便秘:1.辨冷秘与热秘、2.辨实证与虚证、
肝胆系病证:
第一节 胁痛:1.辨气血、2.辨虚实
第二节 黄疸:1.辨急黄、阳黄、阴黄、2.辨阳黄湿热偏胜、3.辨阴黄虚实不同
第三节 积证:1.辨部位、2.辨积证初、中、末三期、3.辨标本缓急
第四节 聚证:辨气、食、痰、粪
第五节 鼓胀:1.鼓胀早期(1)辨病性、(2)辨病位;2.鼓胀晚期(1)辨阴阳、(2)辨危候
第六节 瘿病:1.辨痰与瘀、2.辨火旺与阴伤
第七节 疟疾:病情的轻重,寒热的偏胜,正气的盛衰,以及病程的长短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肿:1.辨阳水、阴水、2.辨病邪性质、3.辨脏腑、4.辨虚实
第二节 淋证:1.辨淋证类别、2.辨证候虚实、3.辨标本缓急
【附】尿浊:
第三节 癃闭:1.辨膀胱有尿与无尿、2.辨虚实、3.辨病情轻重
【附】关格:
第四节 阳痿:1.辨虚实、2.辨病位
第五节 遗精:1.辨虚实 、2.辨病位
【附】早泄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 郁证:1.辨受病脏腑、2.辨证候虚实
第二节 血证:1.辨病证的不同、2.辨脏腑病变之异、3.辨证候之虚实
第三节 痰饮:1.辨清部位、2.标本虚实、3.区分兼夹、4.预后转归
第四节 消渴:1.辨病位、2.辨标本、3.辨本症与并发症
第五节 汗证:1.辨自汗、盗汗、2.辨伴随症状、3.辨汗出部位
第六节 内伤发热:1.辨证候虚实、2.辨病情轻重
第七节 厥证:1.辨病因、2.辨虚实、3.分气血
第八节 虚劳:1.辨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2.辨证候的标本主次、3.辨有无兼夹病证、4.辨病势顺逆及轻重
第九节 肥胖:1.辨虚实、2.辨标本、3.辨脏腑病位
第十节 癌病:1.辨病期、2.辨正虚、3.辨邪实
肢体经络病证
第一节 痹证:1.辨邪气偏盛 、2.辨别虚实
第二节 痉证:1.辨外感与内伤、2.辨虚证与实证
第三节 痿证:1.辨脏腑病位、2.审标本虚实
第四节 颤证:辨清标本虚实、
第五节 腰痛:1.辨虚实、2.辨病理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