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包膜的还叫腹茧症吗?(续)
患者刘某,男,51岁,ID:2923064。云南曲靖人。因“间断性腹痛、腹胀约36年”于2016-4-12收住入院。
3岁时因患肠套叠行肠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约16岁时开始出现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诊断肠梗阻,对症治疗后好转,其后,症状反复发作,逐渐加重。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经腹直肌探查切口瘢痕约10厘米。
腹腔镜探查患者为区域性层台状肠襻腹壁粘连,推断这类粘连,是肠襻间先形成脏性粘连,粘连团再和腹壁粘连,形成复杂的粘连模式。
粘连肠襻慢性纤维化,肠壁僵硬,相互间嵌缝样致密融合,呈板块状。松解极其困难,极易发生肠破裂、肠漏腹膜炎。虽然幸运未发生并发症,远期效果无改善。
下面为手术松解视频:

刘某 无包膜还叫腹茧症吗? 和王某 求教:肠管弥漫性粘连梗阻病例 都是腹部术后特殊的腹腔粘连类型,临床表现频发或持续肠道梗阻状态。粘连肠管失去了原有的红润、柔软、有弹性、有光泽,蠕动形变等特征,代之以灰白、僵硬、缺乏光泽、不见蠕动等纤维化形态改变,病因学上可排除结核病、克隆病等因素,属术后粘连的继发反应。鉴于这种病理改变的严重不良后果,临床应予以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病理类型,发生机制是什么?需要更多的有心人去探究。
两个病例的对比,个人认为这类病例不同于文献报告的腹茧症,属于另一类型的腹腔病理改变。刘某展示的是过渡性的区域病变,而王某展现的是终结性的全域改变。
一个单位一个医生所能接触范围内,或许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病例。期待丁香园将类似的完整病例收集存档,构建临床待解决的病种资料库,一如公安机关的DNA库,备查待考。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海量的医疗实践只要去征集去运作,定能有更多资料补充,帮助问题的解决。
最后编辑于 2021-05-31 · 浏览 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