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编制何去何从
规培毕业快三年了,定向医学生,基层基本学不到啥,成就感不高。最近更郁闷了…
从两个病例看基层基础医疗
病例一:女性,74岁,既往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近一个月喘息、咳嗽、气短加重就诊。予以抗感染祛痰舒张支气管治疗,症状明显好转。问题来了,治疗第四天的时候,我休息,我的同事接诊的,不知道怎么和患者沟通,大致意思就是治不了,建议就诊上级医院,真实情况是因为那位同事学中医,全科转岗培训后坐诊全科门诊,以病人年龄大有风险为由拒绝继续输液,病人是少数民族在我们当地都是有些民风彪悍的人,我接诊的时候态度也很好没有异样(没有贬低少数民族,但的确是态度很不好,据说用医保卡敲着桌子说必须给我治,不然当初就不要接诊)接诊的那个同事有点不开心,清早科主任打电话给我让我不要收一些不好交流的或者年龄大的,有风险,意思就是我们挣得是固定工资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我真的是很无语,虽然但是道理都懂,但是我也是评估过她的情况没到那种非常严重的地步。
病例二:女性,80岁,因晨起热着吃了过夜剩饭,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为胃内容物,共5次,口服药物也全部吐掉了,伴乏力。患者临近下班就诊,综合因素,考虑到她年龄较大但是口服药物吃不下,补液治疗非常重要,而且病人独居,家中没有子女也没有联系电话,我这个人瞬间同情心泛滥。补了1350ml的液体也不算多吧,交代给值班护士。晚上又接到电话,好巧不巧又是同一个同事夜班。晚上又接到科主任电话,说那个同事很不高兴,嫌弃病人年龄大,而且临近夜班输液,在小组群里发牢骚。
我自认为抗生素用药和输液治疗把关还是挺严格的,按照临床指南制定治疗方案,但是我的那个同事不是这样,输液都是轻症、年龄不大的病人,年龄大的都拒绝,只要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病人有要求都会答应,所以她的门诊量可观,病人有不合理要求都会找她一般都会满足。一个学临床医学,一个中医学,学医的两个体系不同,临床思维也不同,对病的治疗方案也不一样。遇到这种事情,我们是忘记了学医的初衷了吗?还是我太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