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面试官角度看,申请考核制读博中学生的硬伤,欢迎讨论😀

发布于 2021-05-26 · 浏览 2.1 万 · 来自 Android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35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iconlm1971 已点赞

从协和改成申请考核制读博以来,连做了好几年的考官,从个人角度、和其他考官交流以及和北医首医上交复旦同道交流来看,有一些申请学生是有硬伤的,和大家分享下,欢迎讨论

1. 年龄过大!申请考核制学生年龄有两个优势时间段,一个是应届硕士,一个是工作3年左右~应届硕士年轻可塑性强,工作3年左右年龄不算太大,有临床经验,文章可能也多一些~30岁以上的学生,如果不是自身很强,再加上成家立业有家庭拖累,一般不会是导师首选

2.申请材料中文章发在预警期刊上,这种文章真的还不如别写在申请材料里面呢

3.科研计划书和导师研究领域完全不相关,至少这说明你没有认真研究意向导师的研究方向

4.申请学术型博士,导师主要是做基础研究的,但是学生没有一点儿基础研究背景

5.申请专业型博士,但是专业问题知之甚少,这说明你在专业型硕士期间,没有认真轮转临床

6.面试时畏畏缩缩,不能和考官正常交流

7.面试时夸夸而谈,考官都是相关领域老油条,学生几斤几两很容易看出来

8.双非学校本科或者硕士出身,必须英语或科研有过人之处,否则在同样素质的情况下,导师招学生和公司面试差不多,本科和硕士出身学校会我很大加分

9.英语能力真的很重要,口语平时要练好~这里不是说学生把英文自我介绍熟练背下来,是指平时就要注意训练自己的口语能力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1 万

152 501 13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5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