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篇】公卫人应该懂的134问(八)
查看病例
108
问:急性职业中毒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1)现场急救:立即使患者停止接触毒物,尽快将患者移至空气流通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2)阻止毒物继续吸收:现场清洗不够彻底时,患者到达医院后应立即重复清洗。经呼吸道吸入中毒时,给予吸氧,加速毒物经呼吸道排出。经口中毒者尽早引吐、洗胃、导泄等。
(3)加速排出或中和已进入体内的毒物,可给予透析疗法,以及针对性治疗。
(4)消除进入体内毒物的作用:尽快使用特效解毒疗法。
109
问:窒息性气体根据毒作用机理可分为哪二类?
(1)单纯性窒息性气体:N2、CO2、CH4
(2)化学性窒息性气体:CO、H2S、HCN
110
问: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急性职业中毒报告应做哪些工作?
(1)初步核实中毒状况并记录。接到急性职业中毒应询问并详细记录发生的单位、地址、联系电话、报告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状况(包括毒物名称、中毒人数、波及范围;目前已采取的应急救治措施等)。
(2)汇报和请示:立即向科室和中心领导汇报,并提出相应应急措施, 请示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赶赴现场应急处理:根据中心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带上应急物质(包括采样、监测仪器、试剂、个人防护用品,现场职业卫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急救和事故原因调查。
(4)结果与报告:根据职业卫生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监测数据、病人临床诊断,初步作出调查结论,逐级上报。
111
问: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现场分区?
(1)热区(红区):指事故区或紧邻事故污染现场,用红线将其与事故外的区域分隔开来。在此区域,救援人员必须装备个人防护器具以避免化学污染或受到损害。
(2)温区(黄区):围绕热区以外的区域,用黄线(洗消线) 将其与其外的区域分隔开来。在此区域的人员要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避免二次污染的危险。所有出入此线区域的人员必须进行洗消处理。
(3)冷区(绿区):在洗消线外,患者的抢救治疗,支持指挥机构设在此区。
112
问: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分级?
1)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
2)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含10人)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
3)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含50人)或者死亡5人以上(含5人),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含5人)的。
113
问: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现场工作安全注意事项?
(1)现场采样、监测人员必须服从现场负责人和对方安全管理人员的指挥。
(2)现场采样、监测工作人员要熟悉采样工作程序,外部现场检测质量保证程序和现场采样、监测工作安全操作制度。
(3)进入现场前要充分向对方安全管理人员了解所进入现场的基本状况:包括各种危害因素的状况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特性等。根据上述情况采取穿戴相应的防护服、口罩、安全帽或隔离衣等防护措施。
(4)进入现场需用交流电源时,必须由对方电工进行接线,严禁自行接线。
(5)进入需要防爆处理的工作场所,必须使用防爆仪器进行采样、监测,不得带入火种等任何危险物品。
(6)需进入急性化学性中毒事故、放射性事故现场时,除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以外,必须进行剂量、停留时间等参数估算,还必须报现场负责人和中心领导的批准。经两名以上工作人员相互检查确认所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合适有效时,方能进入现场,并严格控制停留时间。
(7)遇到意外事故,立即采取紧急处理,并分别以口头和书面形式报告领导或对方安全管理部门。
114
问: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报告的时限?
(1)发生急性职业性中毒的用人单位立即报告各有关部门,最初接诊的医疗机构,在患者确诊后2小时内报告市卫生局,并在24小时进行网上直报。
(2)一般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报告时限,在一般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终止后二周内进行网上直报。
(3)重大以上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报告时限:必须实时报告。
115
问: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报告主要内容?
发生单位、发生场所、毒物名称、产品名称、接触人数、发病人数、确认人数、死亡人数、现场初步急救、职业病报告、事故原因、其他。
116
问: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基本格式?
事由、事发企业基本情况、事发经过、基本事实、事故发生原因分析、结论意见、事故责任分析、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
117
问: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便秘或腹泻。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头昏头痛,可有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或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等;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的巩膜及皮肤先后出现黄染,约1周左右达高峰,部分病人短期内可出现肝内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黄疸日益加深,皮肤搔痒,大便呈淡灰白色,肝多肿大,质地充实有压痛、叩击痛,约10%的病例出现脾肿大,肝功能检查有明显异常,病程约2~3个月。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部分病例并无明显症状,于体检时发现肝大,肝功能异常或HBV 标志阳性等,本型病程长短不一,大多于3~6月内恢复健康,但部分病例病情迁延,转为慢性,见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118
问:肺结核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痰血或咯血。可有胸痛,胸闷或呼吸困难。咳痰量不多,有空洞时可较多,有时痰中有干酪样物,约1/3~1/2肺结核有痰血或咯血,多少不一,已稳定、痊愈者可因继发性支扩或钙化等导致咳血。全身症状常有低热,盗汗,纳差,消瘦,乏力,女性月经不调等。
119
问:急性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热型以弛张型最为多见,也见波状型、持续低热或其他不规则热型等。
主要症状:常于深夜清晨热急骤下降时出现大汗淋漓,大多患者感乏力、软弱。锥刺状关节疼痛,可累及一个或数个关节,主要为骶髂、髋、膝、肩、腕、肘等大关节,急性期可呈游走性,一般镇痛药无效。部分患者的关节有红肿,侧有化脓。局部肿胀如滑囊炎、腱鞘炎、关节周围炎等也较多见。肌肉疼痛多见于两侧大腿和臀部,后者可出现痉挛性疼痛。睾丸炎,大多呈单侧性,可大如鹅卵,伴明显压痛。
次要症状:头痛(30%~84%)、神经痛、肝脾肿大(约50%)、淋巴结肿大等,皮疹较少见。
120
问: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个月左右。主要有发热,以间歇热、弛张热为多见,在38℃~40℃之间;过敏反应,以荨麻疹为常见,多见于发热期,广泛分布或仅局限于四肢,时发时愈,持续数日或2周,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与压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腹部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腹痛、腹泻,多见于中等度热及高热者。腹泻每日2~5次,粪便稀薄,可带血和粘液,部分患者可仅有便秘。腹痛和压痛可局限,也可广泛。重度感染者由于虫卵在结肠浆膜层和肠系膜内大量沉积,可引起腹膜刺激征、腹部饱满有柔韧感和压痛,类似结核性腹膜炎。
121
问:麻疹的主要症状和特征?
主要症状为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发热2~6天(多为4天) 后出现皮疹,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面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出现部位先耳后发际,次及面颊、躯干、四肢,3天出齐,5天退疹,7天退净。
122
问:麻疹病例调查和采血时间要求?
应在48小时内完成流调,出疹后4~28天完成采血。出疹后428 天血标本抗体阳性检出率近100%,3 天内阳性检出率约70%,如果第一份血在出疹后3日内采集的,而且ELISA检测IgM为阴性,需要在第一份血采集7~10天后采集第二份样以重复IgM检测,以排除出现假阴性的可能。
123
问:流脑应急接种疫苗如何确定?
如果病人病原检测结果为C群,使用A+C群流脑疫苗;如果无菌群检测结果,可首选A+C群流脑疫苗;如果病人病原检测结果仅为A群,可使用A群流脑疫苗,也可使用A+C群流脑疫苗。
124
问:A+C群流脑疫苗使用原则?
(1)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
(2)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
(3)已接种过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
(4)按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125
问: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症状?
病毒紧密通过蚊的叮刺侵入人体后,在网状内皮系统科室中增殖。若停止在此阶段,即是隐性感染。若进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即是轻型感染,若通过先后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实践系统,则可以发生脑炎。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的比例约为25:1。著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潜伏期是5~15日,最长可达21日。轻型病例的症状是低热、头痛和疲倦,持续几日后自愈。典型脑炎在科学开始时症状可能与轻型相似,以后体温逐渐上升并出现脑炎的症状;或在病人开始时即出现高热、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持续高热、颈强直、神情呆滞、惊厥、嗜睡或昏迷,并出现强直性肢体瘫痪、眼球和肢体震颤等。有时可以侵犯延髓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情严重者在病期第5~9日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病死率约20%左右。
126
问:钩端螺旋体病主要症状和体征?
钩体病早期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发热(起病急,短期内体温可达39℃左右,常为弛张热,可伴有畏寒等症状)、肌痛(全身肌痛,特别是腓肠肌痛)、乏力(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眼结膜充血(轻者主要在眼球结膜、外眦及上下穹窿部,重者除角膜周围外的全球结膜血管扩张呈网状,无分泌物,不痛,不畏光)、腓肠肌压痛(双侧腓肠肌压痛,重者拒按)、淋巴结肿大(主要为表浅淋巴结及股淋巴结,一般为1~2cm,质偏软,有压痛,无化脓)。
127
问:流行性腮腺炎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处置?
指与病人腮腺肿大前6天到肿大后9天一起生活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群。对密切接触者自接触患者之日起21天内,进行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其与他人接触,一旦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和体征,立即报告。
128
问:风疹主要症状和体征?
低热、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关节痛(或关节炎)。发热1天后疹出齐,为斑丘疹、稀疏、色淡红,先面部后延及躯干及四肢,经3~4天消退,不留痕迹。
129
问:白喉监测的病例定义?
具有发热、咽痛、鼻塞、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症状,同时鼻、咽、喉部有不易剥落的灰白色假膜,剥时易出血者。
130
问:百日咳主要症状?
(1)流行季节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者。
(2)咳嗽后伴有呕吐,严重者有结膜下出血或舌系带溃疡者。
(3)新生儿或婴幼儿有原因不明的阵发性青紫或窒息者,多无典型痉咳。
(4)持续咳嗽两周以上,能排除其他原因者。
131
问:登革热疫点的划定?
无论城市和乡村,已证实登革热发生或流行时,划定以病家为中心半径100米周围的居民区作为疫点。大村、乡镇或居委会内有多个疫点划为疫区。受登革热疫情直接威胁的地区为“危险区”。
132
问:猩红热主要症状?
突然寒颤、高热、头痛、呕吐、咽痛、扃桃体红肿充血并有白色乳渗出物、舌呈酱红色似杨梅(杨梅舌)、口周围苍白,起病1~2天内,自颈、上胸、肩、躯干到四肢出现皮疹。猩红热皮疹特点是融合、密布、针头样大,平坦、不高出皮面,鲜红或暗红色,压不褪色、边不整,形不一。
133
问:禽流感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感染H5N1亚型的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等多种并发症。
134
问:疟疾的潜伏期和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疟疾的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
注☞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已授权!如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