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学术研讨会】专家共论:营养与免疫有哪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发布于 2021-05-13 · 浏览 1877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35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营养护千日,卓越伴益生”,5月24日-25日纽迪希亚ELN即将举办第八届纽迪希亚生命早期营养在线国际研讨会暨云端高峰论坛(以下简称“学术研讨会”),共同探索肠道免疫,助力母乳喂养,此次会议将在丁香园丁香播咖同步转播,并将于5月15日正式发布会议预告,敬请关注!

纽迪希亚ELN学术研讨会是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也是纽迪希亚的学术IP,邀请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大咖进行学术课题分享和圆桌讨论,聚焦儿科、妇产科、乳腺外科及营养科等多个热门前沿领域。

去年,学术研讨会首次完全于线上举办开展,通过为期8天的学术干货和精彩讨论收获了领域医务工作者一致好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去年学术研讨会的第五、六篇章——“肠道,打开免疫之门的钥匙”以及“营养与免疫”。在这两篇章,8位领域专家先后登台,通过分析肠道菌群,孕期,哺乳及婴幼儿免疫等相关问题,探讨了肠道、营养与免疫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生命的影响。

崔玉涛:《母乳喂养与婴儿免疫功能发育——母乳人生第一剂活疫苗》

崔玉涛医生(北京崔玉涛儿童健康管理中心首席健康官)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母乳与婴儿免疫发育之间的关联,同时指出,母乳喂养的过程能够进行菌群传递,从而帮助婴儿建立肠道菌群,影响婴儿的免疫健康。由此,崔玉涛医生强调了母乳对婴儿发育成长的诸多好处,并鼓励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鼓励实施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以上的喂养方法。

img


马良坤:《孕期营养:被忽略的王牌》

马良坤主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围绕孕期营养管理相关问题发表了演讲,并分享了一系列营养管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马良坤主任强调,孕期营养并不仅仅局限于怀孕期间,而是要从备孕开始,长期注意营养管理。此外,马良坤主任还重点介绍了孕期营养门诊的相关话题,在分享病患案例时,讲到动情处曾两度哽咽,拳拳医者之心令人动容。

img


王军:《数据驱动的微生物组学研究》

王军老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接着进一步分享了生物大数据的两种主要形式——人基因组数据和微生物组数据,并介绍了微生物组数据研究的发展历史。王军老师提到,2016年开始我们进入了微生物组大数据时代,这种研究方式的转变,对随后肠道菌群多个研究取得突破而言功不可没,最后,王军老师呼吁大家要多做数据的积累,并着重指出了三代测序技术、人工智能在微生物组研究中的新应用。

img


蓝灿辉:《不脏不净——儿童免疫力平衡之关键》

蓝灿辉院长(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通过现实实例细致诠释了“不脏不净”的含义和重要性,并提到一些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孕妇分娩方式的改变,会通过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代谢物与肠外器官的互作,以及母婴传递等方式来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并进一步影响儿童发生过敏、多发性硬化等相关免疫疾病的风险。此外,蓝灿辉院长强调,既往大量研究证明了“卫生假说”的观点,认为适当接触环境中的微生物是有益的。因此应提倡“不脏不净”的生活习惯,这或许更有利于平衡儿童免疫力。

previewplay video


王琳:《婴幼儿生长迟缓的营养干预策略》

王琳主任(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主任医师)系统性地介绍了婴幼儿生长迟缓的定义、多种内外病因及诊断方法,重点分享了如何运用科学的营养干预方法和养育理念,以促进宝宝健康成长。此外,王琳主任还特别总结了一些婴幼儿营养方面的常见问题,包括如何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宝宝辅食能不能加盐等家长们颇为关心的话题。

img


刘万里:《抗体和健康》

刘万里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回答了免疫力究竟从何而来、人体免疫力的基石在哪里等关键问题。刘万里教授从人类与病原体长久的斗争讲起,风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疫苗和抗体免疫的基础知识,生动形象地讲解了“疫苗如何长期保护人体健康?”“免疫细胞的机制作用?”“抗体免疫有哪些惊人之处?为什么会是一把双刃剑?”等相关学术热点。

img


曾强:《精准营养干预与健康管理》

曾强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从四个方面着手,依次介绍了营养基因组学的概念、营养素如何影响人体的基因表达、营养素如何调控机体健康,以及如何开展精准营养干预等内容。曾强教授强调,营养基因组学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今我们知道营养不仅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还能对基因组进行表观修饰,便可基于个体基因组信息进行精准干预,降低高风险人群患病的风险乃至于治疗代谢性疾病,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img


石汉平:《后疫情时代的临床营养》

石汉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系主任)以疫情为背景,重点阐述了中国临床营养的现状与挑战,并从营养理念、营养诊断、营养治疗规范以及临床营养学科发展等方面为我们全面介绍了临床营养发展的痛点与要点。在报告中,石汉平教授指出当前中国临床营养学的发展相对落后,呼吁大家要将营养治疗视作一线治疗,重视临床营养,加强营养科学研究,同时相关人士要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医学营养教育与人才培养,强化临床营养的应用。

img


今年,纽迪希亚ELN将继续进行专业的课题分享和学术交流。欢迎各位预约会议、体验预热活动及直播答题互动,参与即有机会赢取精美品牌提示物及丁当!我们将于5月15日正式发布会议相关信息,欢迎各位持续关注纽迪希亚ELN,期待各位的参与!


【更多纽迪希亚生命早期营养在线国际研讨会精彩回顾】

【学术研讨会】肠道微生态的奥秘您了解吗?

【学术研讨会】免疫适宜在防治婴幼儿感染中有何重要作用?

【学术研讨会】未哺先知,乳腺炎痛点到底在哪里?

【学术研讨会】专家谈“敏”,过敏风险因素知多少?


img

最后编辑于 2021-05-13 · 浏览 1877

1 2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