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会】未哺先知,乳腺炎痛点到底在哪里?

“营养护千日,卓越伴益生”,5月24日-25日纽迪希亚ELN即将举办第八届纽迪希亚生命早期营养在线国际研讨会暨云端高峰论坛(以下简称“学术研讨会”),共同探索肠道免疫,助力母乳喂养,此次会议将在丁香园丁香播咖同步转播,并将于5月15日正式发布会议预告,敬请关注!
纽迪希亚ELN学术研讨会是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也是纽迪希亚的学术IP,邀请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大咖进行学术课题分享和圆桌讨论,聚焦儿科、妇产科、乳腺外科及营养科等多个热门前沿领域。
去年,学术研讨会首次完全于线上举办开展,通过为期8天的学术干货和精彩讨论收获了领域医务工作者一致好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去年学术研讨会的第三篇章——未哺先知,共话乳腺炎。在这一篇章,主要聚焦于母乳对婴幼儿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关键影响以及如何选择益生菌来预防乳腺炎。
学术研讨会伊始,韩树萍教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以“母乳喂养促进面临的问题与处理”为题发表了演讲。对中国《母乳喂养促进策略指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强调,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所面临问题是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的有效途径。

随后,Juan Miguel Rodriguez教授(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营养食品科学与微生物学教授)以“益生菌是否能成为预防乳腺炎的新方法?”为题进行了分享,Rodriguez教授强调,乳腺炎是继续母乳喂养的重要障碍,特殊的益生菌菌株在预防乳腺炎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通过两项RCT研究,证明了唾液乳杆菌在预防哺乳期乳腺炎方面的有益作用,研究论文已发表。

在学术研讨会的第二环节中,衣明纪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胡燕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学教授),吴文燕(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浦东分院产科护理督导)和李喆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东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共同加入了圆桌讨论,针对线上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答疑。
Q1:中国目前哺乳期乳腺炎的患病情况如何,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给出什么建议方案,以及预后情况如何?
衣明纪教授:哺乳期妇女乳腺炎发生率10%左右,以初产妇较为多见。哺乳期乳腺炎可以发生在哺乳期任一阶段,最常见于产后前3个月,发病高峰多出现在新生儿娩出后3~4周。
哺乳期乳腺炎严重影响哺乳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患者由于自身的痛苦、或担心哺乳或用药对乳儿的影响擅自停止哺乳,为乳儿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所以无论从母亲的角度还是婴儿的角度哺乳期乳腺炎的危害是很大的。科学防治特别是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炎往往需要治疗,但治疗有可能影响母乳喂养。重要的是需要平衡母乳喂养的益处和乳腺炎的治疗问题。
为了减少婴儿接触到乳汁中的药物,建议选择哺乳期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延长用药与哺乳的间隔时间,在使用可能有风险的药物时等待5~6个半衰期后再行哺乳。
Q2:哺乳期乳腺炎的处理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吴文燕:哺乳期乳腺炎大多发生于出院后,早期的接触,有效的吸吮,正确喂养的姿势,减少乳房的破损,喂养技巧的掌握等对后期乳腺炎的发生有很大的预防作用。所以我认为重点在于需要大量专业技能的支撑,以早期预防乳腺炎。难点方面在于母乳喂养决策和医疗干预决策之间如何达到平衡,在医疗干预措施的益处和婴儿停止母乳喂养的弊端之间进行权衡。
胡燕教授:一方面医生要强调母乳喂养的优点,帮助母亲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不动摇;另一方面要对家长普及乳腺炎的知识,包括发生原因,发生后的治疗及处理等。另外,如果发生哺乳期乳腺炎,要对病情程度进行评估,必要时要及时转诊。
Q3:乳腺炎母亲什么情况下建议暂停母乳喂养?
李喆教授:作为乳腺外科医生,我们接触到的患者基本上都是已经发生急性感染的乳腺炎患者,症状表现为发热,乳房的红肿热痛和乳房硬块,往往伴有泌乳量的明显减少。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程度,比如患者的临床表现、乳头有无破损、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升高程度,以及乳汁的性状等情况综合判断,如果患者的情况需要应用抗生素来控制急性感染的话,就会建议哺乳妈妈暂停母乳喂养。
关于哺乳母亲应用抗生素的安全性问题,哺乳期用药依据安全性分为五级,一般来说,一二级抗生素的摄入原则上虽不用停止母乳喂养,但药物都会或多或少地进入乳汁,传递给婴儿。因此,即使使用了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相对安全的抗生素,我们也建议需要在血药高峰(4小时)过去后再进行哺乳。
得了乳腺炎能否继续哺乳也存在争论。有些观点片面认为乳腺炎的发生是由于乳汁排出不畅导致细菌增长,如果突然停止哺乳反而会加重乳腺炎的症状。所以得了乳腺炎,继续喂奶不仅对孩子是安全的,对乳腺炎妈妈自身也是有利的。
这种观点忽视了感染性乳腺炎妈妈乳汁中也会含有较多致病细菌的事实,虽然这些细菌能否致病,和细菌的数量和毒力有关,但是婴幼儿的抵抗力相对较差,我们对于细菌对婴幼儿胃肠道的影响还处于未知的阶段。所以我建议在评估乳腺炎母亲病情症状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话对患乳腺炎妈妈的乳汁进行细菌培养,明确乳汁中所含细菌种类和毒力,是否含毒素,再做判断可否继续哺乳。


大会最后,各位专家对我们一直以来在支持母乳喂养方面所做的贡献表示了高度肯定,并表示任何产品在临床应用前都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我们继续支持母乳研究,在中国开展对唾液乳杆菌的大样本量的研究并获得中国人群的数据,稳扎稳打地走好每一步。期待我们产品在中国母婴中得到好的验证和反馈,给所有乳腺炎母亲带来福音。
今年,纽迪希亚ELN将继续进行专业的课题分享和学术交流。欢迎各位预约会议、体验预热活动及直播答题互动,参与即有机会赢取精美品牌提示物及丁当!我们将于5月15日正式发布会议相关信息,欢迎各位持续关注纽迪希亚ELN,期待各位的参与!
【更多纽迪希亚生命早期营养在线国际研讨会精彩回顾】
【大咖微课堂】乳腺炎预防:面对认知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我们能做些什么?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