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那些事儿
深静脉置管的方法是什么?
1、术前向患者解释置管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介绍置管的简要过程,消除患者的紧张、疑虑情绪,取得合作。患者取合适体位。
2、常规备皮消毒手术野,铺无菌巾。
3、穿刺。
4、静脉穿刺成功后,置入导引钢丝,应用皮肤扩张器扩张皮肤后,置入静脉留置导管至适当深度(一般在10~15cm内),退出钢丝,缝针固定,末端接肝素帽。
深静脉置管需要做哪些物品准备?
1、皮肤消毒物品:安尔碘、无菌手套、消毒用品等。
2、一般用品:一次性注射器、3M无菌敷料贴、生理盐水等。
2、按需可备好相关药品,如局麻药、急救药物(如利多卡因、付肾等)。
3、深静脉置管包:常用CVP穿刺包(单腔管、双腔管、三腔管等)。
如何做好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术前
心理护理:护士必须热情、主动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讲解置管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患者或家属同意做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基础上,完善《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告知书》签字程序。
术中
1、熟悉穿刺置管部位静脉的解剖和行走方向,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以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中及时给与关爱、呵护,耐心细致地解释、指导。对个别躁动不安者可进行保护性约束,必要时可给与镇静剂。
3、置管成功后见回血,证实部位正确后接上肝素帽,按输液程序输液。
4、导管固定稳妥后,注明置管时间、日期及置管深度。
术后
滴速的调整 液体经中心静脉导管的重力滴速可达80滴/min以上,如果发现重力滴速很慢应仔细检查导管固定是否恰当,有无打折或移动。如经导管不能顺利抽得回血,可能导管自静脉内脱出,或导管有血凝块,此时应考虑在对侧重新置管。如应用输液泵输液,则每天至少1次将输液管道脱离输液泵,检查重力滴速是否正常,以便及时发现上述问题。
严防药物外渗 当导管老化,折断或自静脉内脱出时,都可造成液体自导管的破损处或进皮点外漏。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更换导管。因导管一旦破裂,整个输液系统的严密性就遭到破坏,如不及时将导管拔除,容易造成微生物的侵入而导致导管败血症。
深静脉置管护理
1、无菌操作:保持穿刺点无菌,待干后,以导管穿刺点为中心覆盖透明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2、固定:牢固,但不宜过紧,可呈S形,以免引起脱落、或不适;
3、检查:每次输液前后应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炎性分泌物等表现;
4、预防:为减少炎症的发生,穿刺点局部可涂抹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如硝甘、喜疗妥软膏等。
5、敷料:穿刺当天24小时内必须更换第一次,如有渗血、渗液随时更换,以此为第一次,以后按照医嘱更换,有报道认为最好48小时更换敷料,这样可减少并发症,同时能使药物顺利输入,更换敷料时,应轻柔,去除敷料应一手固定导管柄,另一只手由下往上撕去敷料,切勿在去除旧敷料及胶布时误将导管拔出,常规消毒,必要时先用丙酮去除局部油脂及遗留在皮肤上的胶布痕迹,并注意观察固定导线的缝线是否松动、脱落;
6、记录穿刺时间、更换敷料贴的时间;
7、输液器、三通、延长管等附件应每天更换,并注意有无回血,确保导管在静脉;
8、有条件者应使用输液终端滤器,以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减少导管败血症的发生,输入浓度较高的液体(如三升袋等)应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
9、导管用无菌包布覆盖,每天更换,过长防止拖、拉,可适当的做好固定。翻身时,应评估导管的长度。
10、导管冲洗:每次静脉输液前,以生理盐水冲管,输液完毕后,用肝素盐水稀释液(1∶100)5ml正压封管。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