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输尿管、膀胱肿瘤-----警惕老年人的突发血尿

今天整理资料,发现有很多的资料,放在我的硬盘上,要清理资料,目前也不知道这些资料是什么时候放在硬盘上的,也不知道资料是什么时候收集的,只是觉得其中有些有价值与意义,弄丢了可惜了,就把这些有用的资料放在丁香园上,供大家一起学习
尿路上皮癌是发生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被覆移行上皮组织和器官的恶性肿瘤,尿路上皮癌平均发病年龄55-70岁左右,男性多发,早期表现为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常无腹腰部肿块或疼痛,偶因血块堵塞输尿管出现肾绞痛,体征也不明显,尿细胞学检查和FISH等检测可发现癌细胞,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出血性尿液,输尿管镜检查也可直视早期肿瘤。当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ncer ,UTUC) (肾盂癌和输尿管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根治性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术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金标准,其经典的方法是开放性肾、输尿管包括膀胱壁内段全切除术。但此手术一般采用腰部切肾切口和下腹部切输尿管两个切口,创伤较大。目前认为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段切除术在安全性、治疗效果上有明显优势,而且后腹腔镜下手术操作在腹腔外进行,对腹腔内脏的干扰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采用下腹部斜切口取出标本的同时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整个手术仅需下腹部小切口便可完成。
目前认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肾盂癌和输尿管癌)根治性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再发膀胱癌风险很高,由于尿液流动时可作为游离肿瘤细胞的载体,尿路上皮癌术后非常容易出现种植性多中心的复发,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应进行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可显著降低膀胱再发的风险。
病例一 左肾盂癌患者
2016年01月手术患者,男性,80岁,苏州人,主诉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三月余,KUB+IVP:左肾上盏充盈缺损,MRI检查提示:左肾上盏肾盂占位,大小约1.0*0.9cm。术前GFR:左侧41.2ml/min,右侧36.7ml/min。术前诊断:左肾盂肿瘤;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左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术。
MRI检查提示:左肾上盏肾盂占位


输尿管镜检查直视左肾盂肿瘤

根治性左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术,离断肾动脉

术后完整标本

术后病理提示左肾盂尿路上皮癌

患者术后常规进行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防止膀胱肿瘤再发,目前肿瘤门诊随访中。
病例二 左侧输尿管癌患者
2016年05月手术患者,男性,71岁,苏州人,主诉左侧腰痛半年伴加重两周余,KUB+IVP:左肾不显影,CT增强检查提示:左肾萎缩,左肾积水,左输尿管中上段扩张,左输尿管下段占位性病变。术前GFR:左侧14.6ml/min,右侧51.9ml/min。术前诊断:左输尿管肿瘤;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左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术。
CT增强检查提示:左肾萎缩,左输尿管下段占位性病变



输尿管镜检查直视下可见左输尿管下段已被肿瘤组织填充满并引起闭锁

腹腔镜下可见左肾萎缩,左输尿管扩张僵硬,与腰大肌粘连明显

左输尿管中上段全程扩张,下段与腹膜粘连明显

术后完整切除左萎缩肾,全程输尿管,部分膀胱

术后病理报告:左输尿管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

术后行规律膀胱灌注化疗,辅以GC方案静脉化疗,半年复查CT未见复发转移,目前门诊随访中。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