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所需要的试剂的准备,包含:
PBS,双抗,胶原酶,胰酶,细胞完全培养基,红细胞裂解液等
二分离步骤:
1. 将脂肪组织块放在培养皿内,加少量含双抗的PBS,用剪刀和镊子去除血管及结缔组织后剪碎成泥状。
2. 将剪碎的脂肪组织转入离心管(如果是脂肪颗粒可省去步骤1),加入含双抗的PBS清洗3次,清洗脂肪和去除杂细胞。
3. 清洗后将脂肪组织转到新的离心管中,按照1:1比例加入胶原酶消化。
4. 37度水浴消化,5分钟摇晃一次。直至摇晃脂肪颗粒消失,液体达到均一的状态。
5. 离心,去除上层组织和液体,保留离心管底部的细胞。
6. 观察,如果红细胞比较多的话可加红细胞裂解液适当裂解。
7. 加入PBS清洗后离心。
8. 用细胞完全培养基重悬计数,按照8000个/cm2接种至培养瓶,并补充适量培养基。
三P0代细胞培养:
1. 分离后的72小时内尽量不要移动培养瓶,待72小时后,换液,此时可看到有细胞贴壁。
2. 此后可2-3天换一次液。
3. 直至细胞融合度达到90%以上时可进行消化传代。
四细胞传代:
弃去培养基,加入PBS清洗,加入胰酶消化直至细胞脱落,加入终止液终止消化,收集悬液离心,去除上清,加入培养基重悬后计数。按照5000-6000个/cm2接种。
注意事项:
1. 分离时候由于组织来源的差异,消化时间会有较大差别,具体以消化后状态决定什么时候消化完全。消化时间一般在15-30分钟。
2. P0代的培养,由于组织来源的差异,细胞融合度达到90%时间也会有较大差别。
3. 不同品牌的MSC培养基会使得细胞的贴壁能力有较大差异,若细胞贴壁比较牢,可直接用0.25%的胰酶进行消化;若贴壁不牢可用稀释过的胰酶消化,或者可以用重组酶消化,避免消化过度影响细胞状态。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941